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三月, 2020的博文

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标志:以生命医学战胜尸体医学!

1,生命医学与尸体医学 现代医学的学术误导在解剖学。解剖学把尸体当做生命,用“科学”这个概念来掩盖它的错误。 解剖学误导了什么?就是把身体误做生命。身体与生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有生命时我们称它为身体;没生命时我们只能叫它为尸体,而不能再称它为身体了。 而治病,是给有生命的人治病,不是给尸体治病,现代医学用解剖尸体来研究生病治病的道理,应该称之为尸体医学,对活人生病治病毫无好处,相反还有误导。 因为从死尸上得来的病理知识,在生命实践的检验中通通不对,但又无可替代,错误的病理不得不继续流传。关键的问题是没有人知道病灶不是病因,而是结果。 因此,现在医院里的所有的诊断检查,都是疾病的结果,而不是疾病的原因,医生所治疗的也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这样做,能把疾病治好吗? 可是,没有人知道医生治不好病,不是医生的问题,而是医学的问题。 我们的年青学子被这种误导洗白了脑袋,医学教育误了多少人家的子弟?血液科的专家不会治血液病,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化疗科的专家为什么不给自己的家人化疗,是因为化疗治病只会死人而不能活人! 西方是上帝主宰的,所以,生命的探索成为禁区;东方不信上帝而信“道”,才能够著成《内经》,为了养生,故对生命进行了认真的阐述。 对中医来说,白血病、癌症、艾滋病、非典、甲流等等,都不可怕,都能治愈,但现在问题是,中医一直在替现代医疗揩屁股,因为病患看中医前,首先就被他们治坏了。 愿意受死者是因为长期的科普洗脑的结果,只能叫做至死不悟,有些人不愿意再受死,要问个为什么,于是被放来找中医。最后是救了自己。 人生也许会犯很多错误,其他错误都可回头再做,唯这个医疗的错误却是最不能犯的,再回头已百年身了。 很多疾病,西医只能治死不能治好,而我们中医能治好,道理何在?因为中医是生命医学!生命医学不是科学,是比科学要高得多的学问。 然而,我们的上层学术界,却不知自爱,拼命拿中医的脸往西医的屁股上靠,把中医研究院改为中医科学院。 中医与西医不同,西医之本在药,重药不重医,没有药就不能医;中医之本在医,重医不重药,所谓万物皆本草,只要知道病理,有各种各样的医疗方法,此法不行用那法。 这样才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繁衍,现在把中医大学改成中医药大学,弄得脸不像脸,屁股又不像屁股。 生命医学的中医经典,被教育部拒之门外。解剖学本是尸

《彭祖经》原文及译文

彭祖介绍: 彭祖, 姓篯名铿。生活于上古三代,是位大名鼎鼎,誉满华夏的圣贤人物。称之为"上古大贤,道家先师,中华寿神,气功开源"。彭祖是圣人眼中的圣人。从彭祖到孔子两千多年,从孔子至今又有两千多年。孔子之名,家喻户晓,孔子之言,到处流传,孔子的形象,何其伟大!孔子视彭祖,犹如今人视孔子,可见,在两千多年前彭祖的地位就非常显赫了。在哲人看来彭祖为得道之人,为集上古养生术大成之人。诸子百家尽管学术思想不尽相同,但多引彭祖为据,以增强其立论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足见彭祖惶惶于哲人心中,长留于哲人哲言。 彭祖之道和养生术影响很大,长期流传。历代道家或医学著作中零零散散保存着彭祖的养生学内容。彭祖的养生之道是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医疗保健实践记载。其大致内容可分为彭祖摄养术、彭祖导引术、彭祖服气术、彭祖房中术等和彭祖烹调术几个方面。尤其是彭祖作为烹调的创始人,受到历代厨师们的尊重,代代有传人。彭祖所首创的名肴做法,虽多数失传,但也有流传下来的。 《彭祖经》原文: 彭祖者,姓篯讳铿,帝颛顼之玄孙也。殷末已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老。少好恬静,不恤世务,不营 名誉,不饰车服,唯以养生治身为事。王闻之,以为大夫。常称疾闲居,不与政事。善于补导之术,服水桂云母粉麋角散,常有少容。然性沉重,终不自言有道,亦不作诡惑变化鬼怪之事。窈然无为,少周游,时还独行,人莫知其所诣,伺候竟不见也。有车马而常不乘,或数百日,或数十日,不持资粮,还家则衣食与人无异。常闭气内息,从旦至中,乃危坐拭目,摩搦身体,舐唇咽唾,服气数十,乃起行言笑。其体中或瘦倦不安,便导引闭气,以攻所患。心存其体,面(明抄本面上有头字)九窍,五脏四肢,至于毛发,皆令具至。觉其气云行体中,故于鼻口中达十指末,寻即体和。王自往问讯,不告。致遗珍玩,前后数万金,而皆受之,以恤贫贱,无所留。又采女者,亦少得道,知养性之方,年二百七十岁,视之如五六十岁。奉事之于掖庭,为立华屋紫阁,饰以金玉。乃令采女乘辎軿,往问道于彭祖。既至再拜,请问延年益寿之法,彭祖曰:“欲举形登天,上补仙官,当用金丹,此九召(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卷六,采女条“九召”作“元君”。是。)太一,所以白日升天也。此道至大,非君王之所能为。其次当爱养精神,服药草,可以长生。但不能役使鬼神,乘虚飞行。身不知交接之道,纵服药无益也。能养阴阳之意,可推之而得,但

凡人皆為土

道家認為,萬物有靈。同時也認為,人體是一個小宇宙。那麼,地球就是一個中宇宙,是一個放大版本的生命體。 現代科學也發現,地球會呼吸,尤其在南極、北極,均可以發現地球的呼吸現象,詳情請點擊參看我的文章 :  《地球生命體與中醫》  ,  在此文章中,我也指出,地球各大洲,從外形來看,與人體的五臟(肝、心、脾、肺、腎)非常相似。 這些現象,都可以表明,地球確確實實是一個放大版本的生命體。人類,只不過是寄生在地球上的生命體而已。 同時,地球是一個以土為主的生命體,那麼,換個角度來說,人體也是可以看成一個以土為主的生命體,人體上的肌肉、骨骼、器官,等等,都可以看成特殊的土。 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相傳女媧以泥土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並構建人類社會。可見,人體真的是土。 在《聖經》裡面,也記載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即為亞當。因此,在基督教系統裡面,人體也是土。 地球之所以能夠繁衍人類,是因為有萬物之源----水。同理,人體如果想獲得健康,則要多喝水,學習如何喝水,也是一門大學問。 (梁針灸寫於2020年3月)

人在临终时会出现的六道现象

人去世8-16小时内,神识逐渐离开躯体,此时逝者的感觉宛如老牛剥皮,异常痛苦,一丝轻微的触碰都会令逝者如千刀万剐,生大愤怒,一般8小时后神识完全离开,此时方可搽试、换衣、化装等,也有少数人16小时后才会完全离开...  人去世后全身冰冷,但唯独有一个地方发热,8-16小时神识离开躯体后可触摸判断出逝者投生去那一道: 脚心发热:地狱      膝盖发热:畜生      腹部发热:鬼道(人死后大部分腹部发热)      胸口发热:人道      眉心发热:天道      此为五道,因阿修罗五道皆含有,共称六道。      顶门发热:往生佛世界。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瑞相:身体柔软如棉、头顶门发热、面色红润、散发檀香(此香非人间那种,但可清楚闻到),火化后有舍利子或舍利花。     念佛人此种瑞相全国各地无数,有心想见的人皆可亲见。事实胜于雄辩,阿弥陀佛!     病人临终时,家属勿在病人面前相对而视,以免病人生起爱恋之情。如家人信佛,念佛时切不可带着哭泣的音调,以免病人引起悲伤之心,而失去正念也。家属万万不可哭泣,致增情爱牵连烦恼痛苦,甚或使病人因刺激而生嗔恨心,因嗔恨心而堕恶趣,岂不贻误往生大事么!病人临终前后,若有食酒肉五辛者,不可走近病人前,否则病人易失正念,会堕三恶道的。     病者气绝之后,以神识尚未离去,仍然是有知觉的。须经过一段时间,通身冷透,神识出离,寿、暖、识都离开了身体,方算死亡。在气绝之后,神识未去之前,心灵正是很痛苦的时刻。且有因感伤往事而流泪的,亦有因贪恋世间情爱子孙财宝而难割难舍的,或有因心愿未了竟遽然离世而悲伤苦恼的,复有因冤屈未伸而不甘瞑目的,故此时此刻,正是悲苦交集。  若又被搬动,又闻哭声,岂不更使将去未去的心灵,受极大的刺激,生者能这样忍心害理吗?世人不知,认为气绝就是死亡,往往因这种误解而铸成大错,病者家属及孝顺子女,不可不知也。以一般错误举动来说,只要病人一断气,马上就悲哀啼哭,或抚搂病人而嚎啕,或任意搬动强其正寝,或趁身体未冷先为之沐浴穿衣,或注射强心针,或注射防腐剂,或方断气立即被送太平间,或当天被移殡仪馆。或更有两三天即行火葬者。这些残忍举动,对神识未去仍有知觉的病人,可算受尽惨毒虐待了。生者所行所为,实贻害临终人不浅,将使死者痛苦堕落,爱之反足以害之,这是最可怕的。     不知神识未去,

修煉內丹之煉精化炁的全過程

傳統內丹功中的煉精化炁的全過程包括精生、產藥、調藥與採藥、煉藥、週天息數、火候、用風之道、成丹與止火八個環節。這八個環節可以用三步功夫來容括,即:採取法、烹煉法、溫養法。  了解煉精化炁的功夫,首先必須了解什麼是“精”?因為道家一句名言是:“要想不老,還精補腦。”這個“精”到底是什麼呢?是精液的“精”嗎?  現代醫學認為,一個正常成年男子在相當時間內正常排出精液是不影響身體健康的,他們對精液的化驗只是蛋白質和水而已。由性腺內分泌的化合而產生精子與卵子,是生理上的一種自然現象。如果認為壓制精液的排泄,可以增加自身的健康和長壽是一種性變態心理的幻想和無知的謊言。因此所謂“還精補腦、長生不老”、以及“煉精化炁”的理論在現代醫學的觀念中被視為一派胡言亂語。   但科學畢竟是未定之天的進境中邁進的,所以不能將其所有的認識妄定為終極真理,而否定傳統養生學和傳統醫學的研究與試驗。   養生學中的“精”,是指精能而言的。 “精能”是生命的基礎和精華,是人的精力、精神之源。精足則生命力強,生命力強就能適應外在環境的變化而不易生病,並能延年益壽;精虛則生命力弱,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均會減退,加速衰老。   “精能”分為先天和後天。先天精能是生命起源的物質,而後天的精能是通過飲食營養而獲得的。先天精能是肉眼無法看到但能感覺到的東西,而後天精能是能看到的東西,它包括精、血、津、液四個方面。   先天精能與後天精能可以相互轉達化。當人的性慾衝動時,無形的先天精能可以轉變成有形的精液流了出來,而後天的精液、經血也可以在修煉過程中,通過生化作用和物理作用將其轉化為先天的精能,稱為精炁,由於房事,遺精等耗損而精衰之人,可以通過意守丹田的功夫補精。   熱力學已證明:當空氣的體積被壓縮的時候,會放出熱量。當空氣經過一定的壓縮,失掉一定數值的熱能,且壓力達到一數值的時候,氣體將汽化為液體。如液氧、液氮等。當液體繼續受到壓縮時,它就繼續放出熱量,最後凝成結晶體,如二氧化碳固體乾冰等。 練內丹的過程與此非常相似, 當你意守重心在下丹田時,四面八方的氣就向下丹田處匯聚並壓縮,由於下丹田內氣體的不斷壓縮,就會放熱量,這就是我們體驗到的那個溫熱感。當你繼續意守, 下丹田的氣繼續受到壓縮時,氣體就將汽化為精液,這就是養生修煉過程中的“精生”,有人稱其為“陽生”。 當“陽生”後,提肛縮腎,使

《本草綱目》 朴硝

《· 金石之五 卤石类二十种,附录二十七种 ·· 朴硝 》 (《本经》上品) 【校正】并入《别录》芒硝、《嘉》马牙硝。 【释名】硝石朴(《别录》)、盐硝(《纲目》)、皮硝。 志曰︰硝是本体之名,石乃坚白之号,朴者未化之义也。以其芒硝、英硝皆从此出,故曰硝石朴也。 时珍曰︰此物见水即消,又能消诸物,故谓之消。生于盐卤之地,状似末盐,凡牛、马诸皮须此治熟,故今俗有盐硝、皮硝之称。煎炼入盆,凝结在下,粗朴者为朴硝,在上有芒者为芒硝,有牙者为马牙硝。《神农本经》只有朴硝、硝石,《名医别录》复出芒硝,宋《嘉本草》又出马牙硝。盖不知硝石即是火硝,朴硝即是芒硝、马牙硝,一物有精粗之异尔。诸说不识此,遂致纷纭也。今并芒硝、牙硝于一云。 【集解】《别录》曰︰朴硝生益州山谷有咸水之阳。采无时。色青白者佳,黄者伤人,赤者杀人。又曰︰芒硝,生于朴硝。 曰︰朴硝中炼出,形似麦芒,号曰芒硝。 志曰︰以暖水淋朴硝,取汁炼之,令减半,投于盆中,经宿乃有细芒生,故谓之芒硝也。又有英硝者,其状若白石英,作四、五棱,莹澈可爱,主疗与芒硝同,亦出于朴硝,其煎炼自别有法,亦呼为马牙硝。 宗奭曰︰朴硝是初采得一煎而成者,未经再炼,故曰朴硝。可以熟生牛马皮,及治金银有伪。芒硝是朴硝淋汁再炼者。 时珍曰︰硝有三品︰生西蜀者,俗呼川硝,最胜;生河东者,俗呼盐硝,次之;生河北、青、齐者,俗呼土硝。皆生于斥卤之地,彼人刮扫煎汁,经宿结成,状如末盐,犹有沙土猥杂,其色黄白,故《别录》云︰朴硝黄者伤人,赤者杀人。须再以水煎化,澄去滓脚,入萝卜数枚同煮熟,去萝卜倾入盆中,经宿则结成白硝,如冰如蜡,故俗呼为盆硝。齐、卫之硝则底多,而上面生细芒如锋,《别录》所谓芒硝者是也。川、晋之硝则底少,而上面生牙如圭角,作六棱,纵横玲珑,洞澈可爱,《嘉本草》所谓马牙硝者是也。状如白石英,又名英硝。二硝之底,则通名朴硝也。取芒硝、英硝,再三以萝卜煎炼去咸味,即为甜硝。以二硝置之风日中吹去水汽,则轻白如粉,即为风化硝。以朴硝、芒硝、英硝同甘草煎过,鼎罐升,则为玄明粉。陶弘景及唐宋诸人皆不知诸硝是一物,但有精粗之异,因名迷实,谬猜乱度,殊无指归。详见硝石正误下。朴硝(《本经》) 【气味】苦,寒,无毒。 《别录》曰︰苦、辛,大寒,无毒。炼白如银,能寒能热,能滑能涩,能辛能苦,能咸能酸,入地千年不变。

《本草綱目》食鹽

《· 金石之五 卤石类二十种,附录二十七种 》 《· 金石之五 卤石类二十种,附录二十七种 ·· 食盐 》 1 (宋《嘉 》) 2 校正志曰︰元在米部,今移入此。时珍曰︰并入《本经》大盐。 3 释名鹾(音 )。 4 时珍曰︰盐字,象器中煎卤之形。《礼记》︰盐,曰咸鹾。《尔雅》云︰天生曰卤,人生曰盐。许慎《说文》云︰盐,咸也。东方谓之斥,西方谓之卤,河东谓之咸。黄帝之臣宿沙 5 氏,初煮海水为盐。《本经》大盐,即今解池颗盐也。《别录》重出食盐,今并为一。方士呼 6 盐为海砂。 7 集解《别录》曰︰大盐出邯郸及河东池泽。恭曰︰大盐,即河东印盐也,人之常食者,形粗于食盐。 8 弘景曰︰有东海盐、北海盐、南海盐、河东盐池、梁益盐井、西羌山盐、胡中树盐,色类不同,以河东者为胜。东海盐官盐白草粒细,北海盐黄草粒粗。以作鱼 及咸菹,乃言北胜,而藏茧必用盐官者。蜀中盐小淡,广州盐咸苦,不知其为疗体复有优劣否? 9 藏器曰︰四海之内何外无之,惟西南诸夷稍少,人皆烧竹及木盐当之。 10 颂曰︰并州末盐,乃刮硷煎炼者,不甚佳,所谓卤硷是也。大盐生河东池泽,粗于末盐,即今解盐也。解州安邑两池取盐、于池旁耕地,沃以池水,每得南风急,则宿夕成盐满畦,彼人谓之种盐,最为精好。东海、北海、南海盐者,今沧、密、楚、秀、温、台、明、泉、福、广、琼、化诸州,煮海水作之,谓之泽盐,医方谓之海盐。海边掘坑,上布竹木,覆以蓬茅,积沙于上。每潮汐冲沙,则卤硷淋于坑中。水退则以火炬照之,卤气冲火皆灭。因取海卤贮盘中煎之,顷刻而就。其煮盐之器,汉谓之牢盆,今或鼓铁为之,南海人编竹为之,上下周以蜃灰,横丈深尺,平底,置于灶背,谓之盐盘。梁益盐井者,今归州及四川诸郡皆有盐井,汲其水以煎作盐,如煮海法。又滨州有土盐,煎炼草土而成,其色最粗黑,不堪入药。通、泰、海州并有停户刮硷煎盐输官,如并州末盐之类,而味更优,以供给江湖,极为饶衍。 11 时珍曰︰盐品甚多︰海盐取海卤煎炼而成,今辽冀、山东、两淮、闽浙、广南所出是也。井盐取井卤煎炼而成,今四川、云南所出是也。池盐出河东安邑、西夏灵州,今惟解州种之。疏卤地为畦陇,而堑围之。引清水注入,久则色赤。待夏秋南风大起,则一夜结成,谓之盐南风。如南风不起,则盐失利。亦忌浊水淤淀盐脉也。海丰、深州者,亦引海水入池晒成。并州、河北所出,皆硷

《本草綱目》蒜

《· 菜之一 (荤菜类三十二种。) ·· 蒜 》 1 (《别录》下品) 2 释名 3 小蒜(《别录》)、茆蒜(音卯)、荤菜。 4 时珍曰︰蒜字从 (音蒜),谐声也。又象蒜根之形。中国初惟有此,后因汉人得胡蒜 5 于西域,遂呼此为小蒜以别之。故崔豹《古今注》云︰蒜,茆蒜也,俗谓之小蒜。胡国有蒜,十子一株,名曰胡蒜,俗谓之大蒜是矣。蒜乃五荤之一,故许氏《说文》谓之荤菜。五荤即五辛,谓其辛臭昏神伐性也。练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芸苔、胡荽为五荤,道家以韭、薤、蒜、芸苔、胡荽为五荤,佛家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葱、 葱为五荤。兴渠,即阿魏也。 6 虽各不同,然皆辛熏之物,生食增恚,熟食发淫,有损性灵,故绝之也。 7 集解 8 《别录》曰︰蒜,小蒜也。五月五日采之。 9 弘景曰︰小蒜生叶时,可煮和食。至五月叶枯,取根名 子,正尔啖之,亦甚熏臭。 10 保升曰︰小蒜野生,处处有之。小者一名 (音乱),一名 (音力)。苗、叶、根、子皆似葫,而细数倍也。《尔雅》云︰ ,山蒜也。《说文》云︰蒜,荤菜也。菜之美者,云梦之荤菜。生山中者,名 。 11 颂曰︰本草谓大蒜为葫,小蒜为蒜,而《说文》所谓荤菜者,乃大蒜也, 即小蒜也。 12 书传载物之别名不同如此,用药不可不审。 13 宗奭曰︰小蒜即 也。苗如葱针,根白,大者如乌芋子。兼根煮食,谓之宅蒜。 14 时珍曰︰家蒜有二种︰根茎俱小而瓣少,辣甚者,蒜也,小蒜也;根茎俱大而瓣多,辛而带甘者,葫也,大蒜也。按︰孙炎《尔雅正义》云︰帝登 山,遭莸芋毒,将死,得蒜啮食乃解,遂收植之,能杀腥膻虫鱼之毒。又孙 《唐韵》云︰张骞使西域,始得大蒜种归。 15 据此则小蒜之种,自 移栽,从古已有。故《尔雅》以 为山蒜,所以别家蒜也。大蒜之种,自胡地移来,至汉始有。故《别录》以葫为大蒜,所以见中国之蒜小也。 16 又王祯《农书》云︰一种泽蒜,最易滋蔓,随 随合。熟时采子,漫散种之。吴人调鼎多用此根作菹,更胜葱、韭也。按︰此正《别录》所谓小蒜是也。其始自野泽移来,故有泽名,而寇氏误作宅字矣。诸家皆以野生山蒜、泽蒜解家莳之小蒜,皆失于详考。小蒜虽出于 ,既经人力栽培,则性气不能不移。故不得不辨。 17 蒜(小蒜根也) 18 气味 19 辛,温,有小毒。 20 弘景曰︰味辛性热。损人,不

《本草纲目》醋

《· 谷之四 (造酿类二十九种) ·· 醋 》 1 (《别录》下品) 2 释名酢(音醋)、醯(音兮)、弘景曰︰醋酒为用,无所不入,愈久愈良,亦谓之醯。以有苦味,俗呼苦酒。丹家又加 3 余物,谓为华池左味。 4 时珍曰︰刘熙《释名》云︰醋,措也。能措置食毒也。古方多用酢字也。 5 集解 6 恭曰︰醋有数种︰有米醋、麦醋、曲醋、糠醋、糟醋、饧醋、桃醋、葡萄、大枣、等诸杂果醋,会意者亦极酸烈。惟米醋二、三年者入药。余 7 诜曰︰北人多为糟醋,江外人多为米醋,小麦醋、不及。糟醋为多妨忌也。大麦醋良。 8 藏器曰︰苏言葡萄、大枣诸果堪作醋,缘渠是荆楚人,土地俭啬,果败则以酿酒也。糟 9 醋犹不入药,况于果乎? 10 时珍曰︰米醋︰三伏时用仓米一斗,淘净蒸饭,摊冷 黄,晒簸,水淋净。别以仓米二斗蒸饭,和匀入瓮,以水淹过,密封暖处,三七日成矣。糯米醋︰秋社日,用糯米一斗淘蒸,用六月六日造成小麦大曲和匀,用水二斗,入瓮封酿,三七日成矣。粟米醋︰用陈粟米一斗,淘浸七日,再蒸淘熟,入瓮密封,日夕搅之,七日成矣。小麦醋︰用小麦水浸三日,蒸熟 黄,入瓮水淹,七七日成矣。大麦醋︰用大麦米一斗,水浸蒸饭, 黄晒乾,水淋过,再以麦饭二斗和匀,入水封闭,三七日成矣。饧醋︰用饧一斤,水三升煎化,入白曲末二两,瓶封晒成。其馀糟、糠等醋,皆不入药,不能尽纪也。 11 米醋 12 气味酸、苦,温,无毒。 13 诜曰︰大麦醋︰微寒。余醋并同。 14 弘景曰︰多食损人肌脏。 15 藏器曰︰多食损筋骨,亦损胃。不益男子,损人颜色。醋发诸药,不可同食。 16 时珍曰︰酸属木,脾病毋多食酸。酸伤脾,肉服茯苓、丹参人,不可食醋。《镜源》曰︰米醋煮制四黄、丹砂、胆矾、常山诸药也。 17 主治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别录》)。理诸药,消毒(扁鹊)。治产后血运,除症块坚 18 并产后及伤损金疮出血昏运,杀一切鱼、肉、菜毒(《日华》)。醋磨青木香,止卒心痛、血气痛。浸黄柏含之,治口疮。调大黄末,涂肿毒。煎生大黄服,治 癖甚良(孟诜)。散瘀血,治黄胆、黄汗(好古曰︰张仲景治黄汗,有黄 芍药桂枝苦酒汤;治黄胆,有麻黄醇酒汤,用苦酒清酒。方见《金匮 19 发明 20 宗奭曰︰米醋比诸醋最酽,入药多用之,谷气全也,故胜糟醋。产妇房中,常以火炭沃 21

《本草纲目》酱油

《· 谷之四 (造酿类二十九种) ·· 酱 》 1 (《别录》下品) 2 释名时珍曰︰按︰刘熙《释名》云︰酱者,将也。能制食物 3 集解时珍曰︰面酱有大麦、小麦、甜酱、麸酱之属,豆酱有大豆、小豆、豌豆及豆油之属。豆油法︰用大豆三斗,水煮糜,以面二十四斤,拌罨成黄。每十斤,入盐八斤,井 4 水四十斤,搅晒成油收取之。大豆酱法︰用豆炒磨成粉,一斗入面三斗和匀,切片罨黄,晒 5 之。每十斤入盐五斤,井水淹过,晒成收之。小豆酱法︰用豆磨净,和面罨黄,次年再磨。 6 每十斤,入盐五斤,以腊水淹过,晒成收之。豌豆酱法︰用豆水浸,蒸软晒乾去皮。每一斗 7 入小麦一斗,磨面和切,蒸过 黄,晒乾。每十斤入盐五斤,水二十斤,晒成收之。麸酱法︰ 8 用小麦麸蒸熟罨黄,晒乾磨碎。每十斤入盐三斤,熟汤二十斤,晒成收之。甜面酱︰用小麦 9 面和剂,切片蒸熟, 黄晒簸。每十斤入盐三斤,熟水二十斤,晒成收之。小麦面酱︰用生面水和,布包踏饼罨黄晒松。每十斤入盐五斤,水二十斤,晒成收之。大麦酱用黑豆一斗 10 炒熟,水浸半日,同煮烂,以大麦面二十斤拌匀,筛下面,用煮豆汁和剂,切片蒸熟,罨黄晒捣。每一斗入盐二斤,井水八斤,晒成黑甜而汁清。又有麻滓酱︰用麻枯饼捣蒸,以面 11 和匀罨黄如常,用盐水晒成,色味甘美也。 12 气味咸,冷利,无毒。 13 时珍曰︰面酱︰咸。豆酱、甜酱、豆油、大麦酱、麸酱︰皆咸、甘。 14 诜曰︰多食发小儿无辜,生痰动气。妊娠合雀肉食之,令儿面黑。 15 颂曰︰麦酱和鲤鱼食,生口疮。 16 主治除热,止烦满,杀百药及热汤火毒(《别录》)。 17 杀一切鱼、肉、菜蔬、蕈毒,并治蛇、虫、蜂、虿等毒(《日华》)。 18 酱汁灌入下部,治大便不通。 灌耳中,治飞蛾、虫、蚁入耳。涂 犬咬及汤、火伤灼未成疮者,有效 19 发明 20 弘景曰︰酱多以豆作,纯麦者少。入药当以豆酱,陈久者弥好也。又有鱼酱、肉酱,皆呼为醯,不入药用。 21 诜曰︰小麦酱杀药力,不如豆酱。又有獐、鹿、兔、雉及鳢鱼酱,皆不可久食也。 22 宗奭曰︰圣人不得酱不食,意欲五味和,五脏悦而受之,此亦安乐之一端也。 23 时珍曰︰不得酱不食,亦兼取其杀饮食百药之毒也。 24 附方旧一,新五。 25 手指掣痛︰酱清和蜜,温热浸之,

《本草纲目》糖

《· 谷之四 (造酿类二十九种) ·· 饴糖 》 1 (《别录》上品) 2 释名饧(音徐盈切)。 3 时珍曰︰按︰刘熙《释名》云︰糖之清者曰饴,形怡怡然也。稠者曰饧,强硬如 也。 4 如饧而浊者曰 。《方言》谓之 (音长皇)。 5 《楚辞》云︰ 蜜饵有 ,是也。 6 嘉谟曰︰因色紫类琥珀,方中谓之胶饴,乾枯者名饧。 7 集解 8 弘景曰︰方家用饴,乃云胶饴,是湿糖如浓蜜者。其凝强及牵白者饧糖,不入 9 韩保升曰︰饴,即软糖也。北人谓之饧。糯米、粳米、秫粟米、蜀秫米、大麻子、枳 10 子、黄精、白术并堪熬造。惟以糯米作者入药,粟米者 11 时珍曰︰饴饧,用麦 或谷芽同诸米熬煎而成,古人寒食多食饧,故医方亦收用之 12 气味甘,大温,无毒。入太阴经。 13 宗奭曰︰多食动脾风。 14 震亨曰︰饴糖属土而成于火,大发湿中之热。寇氏谓其动脾风,言末而遗本矣。 15 时珍曰︰凡中满吐逆、秘结牙 、赤目疳病者,切宜忌之,生痰动火最甚。甘属土,肾 16 病毋多食甘,甘伤肾,骨痛而齿落,皆指此类也。 17 主治补虚乏,止渴去血(《别录》)。补虚冷,益气力,止肠鸣咽痛,治唾血,消痰 18 润肺止嗽(思邈)。健脾胃,补中,治吐血。打损瘀血者,熬焦酒服,能下恶血。又伤寒大毒嗽,于蔓菁、薤汁中煮一沸,顿服之,良(孟诜)。脾弱不思食人少用,能和胃气。亦用和药 19 发明弘景曰︰古方建中汤多用之。糖与酒皆用米 ,而糖居上品,酒居中品。是糖 20 以和润为优,酒以醺乱为劣也。 21 成无己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胶饴之甘以缓中也。 22 好古曰︰饴乃脾经气分药也。甘能补脾之不足。 23 时珍曰︰《集异记》云︰邢曹进,河朔健将也。为飞矢中目,拔矢而镞留于中,钳之不动,痛困俟死。忽梦胡僧令以米汁注之必愈。广询于人,无悟者。一日一僧丐食,肖所梦者。 24 叩 25 旬日而瘥。 26 附方旧二,新十。 27 老人烦渴︰寒食大麦一升,水七升,煎五升,入赤饧二合,渴即饮之。(《奉亲书》)。 28 蛟龙症病,凡人正二月食芹菜,误食蛟龙精面色青黄︰每服寒食饧五合,日三服。吐出蛟龙,有两头可验。吐蛔者勿用。 (《金匮 29 要略》)。 30 鱼脐疔疮︰寒食饧涂之,良。乾者烧灰。(《千金方》)。

《本草纲目》食盐

「气味」甘、咸、寒、无毒。 「主治」 1、下部蚀疮。将盐炒热,用布包好,令病人坐布袋上。 2、胸中痰饮,欲吐不出。饮盐开水可促使吐出。 3、病后两胁胀痛。炒盐熨之。 4、下痢肛痛。炒盐布包熨患处。 5、风热牙痛。用槐枝煎成浓汤两碗,加盐一斤煮干,炒后研细。每天来擦牙,同时用水冲一点来洗眼。 6、虫牙。用盐半两、皂荚两个,同烧红,研细。每夜临睡前,用来揩牙,一月后可治愈。 7、齿痛出血。每夜用盐末厚封齿根肉上。等液汁流尽后才睡觉。流汁时,不断敲叩牙齿。如此十夜,齿痛止,血亦停。忌食劳腥。 8、小舌下垂。用筷子沾盐(或用煅过的盐)点在小舌上,几次即愈。 9、耳鸣。用盐五升,蒸热,装在袋中,以耳枕之。袋冷则换。 10、眼常流泪。用盐少许点眼中,冷水洗数次即愈。 11、翳子蔽眼。用生盐研细,以少许点眼。小儿生翳,亦可用此法治疗。 12、身上如有虫行。用盐斗和水一石煎热洗澡,连洗三、四次,有效。 13、蜈蚣咬人,蜂虿叮螫。嚼盐涂伤处或用热盐水浸伤处。 14、溃痈作痒。用盐抹患处周围,痒即止。

《本草纲目》生姜

概述 【物种名称】 姜 【别名异名】 生姜、姜皮、姜、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姜、生姜汁. 【拉丁学名】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 【英文名称】 RHIZOMA ZINGIBERIS RECENS 【科属分类】 姜科Zingiberaceae、姜属Zingiber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茎肉质,肥厚,扁平,有芳香和辛辣味。叶子列,披钍形至条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约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平滑无毛,有抱茎的叶鞘;无柄。花茎直立,被以覆瓦状疏离的鳞片;穗状花序卵形至椭圆形,长约5厘米,宽约2.5厘米;苞片卵形,淡绿色;花稠密,长约2.5厘米,先端锐尖;萼短筒状;花冠3裂,裂片披针形,黄色,唇瓣较短,长圆状倒卵形,呈淡紫色,有黄白色斑点,下部两面三刀侧各有小裂片;雄蕊1枚,挺出,子房下位;花柱丝状,淡紫色,柱头放射状。蒴果长圆形胀约2.5厘米。花期6-8月。 生姜: 指姜属植物的块根茎。本品为姜属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有嫩生姜与老生姜,做酱菜都用嫩姜,药用以老姜为佳。 性味: 辛、微温,归 肺、脾、胃 经 功效: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 成分: 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为一种芳香性挥发油脂中的"姜油酮"。其中主要为姜油萜、水茴香、樟脑萜、姜酚、桉叶油精、淀粉、粘液等。 功用 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 痰饮、 咳嗽、 胃寒呕吐; 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药用和食用: 中药生姜 【制法】生姜:除去杂质,洗净,用时切厚片。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块状,略扁,具指状分枝,长 4~18cm,厚 1~3cm 。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贮藏】置阴凉潮湿处,或埋入湿沙内,防冻。 【备注】 (1)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

《本草纲目》水部

李时珍曰︰水者,坎之象也。其文横则为 ,纵则为KT 。其体纯阴,其用纯阳。上则为雨露霜雪,下则为海河泉井。流止寒温,气之所钟既异;甘淡咸苦,味之所入不同。是以昔人分别九州水土,以辨人之美恶寿夭。盖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物之母。饮资于水,食资于土。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而营卫赖之。故曰︰水去则营竭,谷去则卫亡。然则水之性味,尤慎疾卫生者之所当潜心也。今集水之关于药食者,凡四十三种,分为二类︰曰天,曰地。(旧本水类共三十二种,散见玉石部。)

《黃帝內經》論精

《上古天真论》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 精气溢写, 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 精少, 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 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 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歧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馀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 呼吸精气, 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 积精全神, 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 精神不散, 亦可以百数。 《生气通天论》 故 圣人传精神, 服天气,而通神明。 风客淫气, 精乃亡, 邪伤肝也。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金匮真言论》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 藏精于肝,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 藏精于心,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 藏精于脾,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 藏精于肺,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 藏精于肾, 《阴阳应象大论》 味归形,形归气, 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 形食味, 化生精, 气生形。味伤形, 气伤精,精化为气, 气伤于味。 故 天有精,地有形, 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六节藏象论》 肾者,主

中医张胜兵在武汉成功救治3000例肺炎,并公开诊治药方!

张胜兵,祖籍湖北汉川,临床医学硕士。国际中医传承机构《庸胜堂》创始人,2018年年度最具影响力中医奖获得者,湖北中医药大学张胜兵中医奖创办人。2019年“一带一路”中美俄国际中医药高端大会授予“国际优秀中医讲师”称号,获得“国际最具影响力中医奖”(全球唯一一个获得此奖的八零后中医)。 大家好! 我是张胜兵。今天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在武汉新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报告,给大家讲解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我本人是从1月23号武汉封城的那天,直到今天,基本上是日以继夜,用中药治疗武汉的新冠状病毒和类似的病例,个人累计的大约有2千例左右,到了后期,特别是最近一个星期以来,由于确实是太忙。那么在全国一些民间中医就加入到了我的团队,所以后期就有10个、20个、50个,现在已有100多人在张胜兵义诊团,通过网络会诊开方,累计已经有3000多例。这3000多例,通过我们团队里的一些人员的案例总结,有效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大部分都是一到三服药内起效,至今没有一例死亡的病例。 武汉是我的家乡。这一次从北京回武汉,我就觉得是一次机会。什么机会呢?拯救黎民百姓的机会,也是我们学医的人派上用场的机会,所以我给自己已经立下军令状:“不计生死,不论回报,誓与疫情共存亡!”那么,在这20多天的抗疫过程当中呢,在网上媒体,有好多专家、教授给出了偏方,土方,有的是伤寒方,有的是温病方,层出不穷。而我本人把这些东西都基本看过了,因为我在抗疫的过程中这些资料我也都要看。 出现了什么情况呢?首先出现的是中医和西医的争论,就是这个病应该用中医治还是用西医治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呢,到目前为止还在争论。而中医内部呢,出现了伤寒派和温病派的争论,经方与时方的争论。还有的通过各种判断,来给这次疫情的一个命名,在怀疑它是寒疫还是温疫,所以又有寒疫和温疫的争论。好多名医名家在网上和媒体发布了自己的方子,但是大部分名医、名家他是没有来武汉一线的。 那么在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之下呢,争论得是热火朝天。反正也是在家里,封城了嘛,隔离嘛,于是乎在网上的争论就越来越多,鱼目混杂,有专家的,有教授的,有没有入门的,这种情况之下,我没有跟任何人争论。在这种争论的环境下呢,我偶尔看一下他们的观点,然后结合临床和自己的一些所学把它运用到临床当中,他们的争论还没有完毕,我们都已经救治了两三千人。 我一直认为啊,为什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