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四月 5, 2019的博文

《黃帝內經》論汗(1)

《素问》 《生气通天论》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痱。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齄,郁乃痤。 《金匮真言论》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脇,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飱泄,而汗出也。 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阴阳应象大论》 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俛仰,汗不出而热,齿乾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阴阳别论》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阳加于阴谓之汗。 《五藏生成》 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当风。 《诊要经终论》 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脉要精微论》 其耎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今不复散发也。 阳气有馀,为身热无汗,阴气有馀,为多汗身寒,阴阳有馀,则无汗而寒。 《平人气象论》 尺涩脉滑,谓之多汗。 《玉机真藏论》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 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 《经脉别论》 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藏气法时论》 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㾓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 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㾓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 《宣明五气》 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八正神明论》 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 《通评虚实论》 暴痈筋緛,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俞。 《热论》 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 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 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 《刺热》 肝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