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養生”的博文

呼吸与血液、肺部的关系

 吸氧的定义     为了和正常的呼吸区分开,我们把吸入氧浓度被提高的空气叫做吸氧。所以,不仅仅是我们抱着医用氧气瓶吸氧时(氧浓度被人为的提高),就连我们进入植被茂盛的富氧环境(空气中的氧浓度大于21%的自然环境,我们称为富氧环境)时也可以称作吸氧。 吸氧的原理     当空气进入我们的肺泡后,由于血管中的氧在全身循环过程中被消耗掉一部分,于是进入肺部毛细血管的血液中的氧含量就会低于肺泡中的氧气浓度,这种浓度差使肺泡中的氧形成一种向血管中渗透的压力叫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肺泡中氧的浓度和血液中氧浓度的差的大小,越大氧分子渗透压越大,越小则渗透压越小,而渗透压的大小决定了氧渗透入血液 吸氧的原理 的多少和速度,当然渗透压大的渗透速度和渗透量都会变大。而吸氧就是使吸入空气中的氧浓度大于平时空气的正常值,人为的加大了氧的渗透压,这就是吸氧的原理。 吸氧的注意事项     渗透压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血液对氧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而且过大的渗透压反而容易会损伤由肺泡和血管壁等形成的膜组织。常规来说吸入空气中的氧浓度在22%~28%之间时能非常有效的提高血氧浓度从而达到改善缺氧症状的目的,而超过28%以后虽然有增长但增幅会明显降低。所以吸氧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根据自身状况灵活掌握的,详细可参考吸氧流量。 吸氧适应症     吸氧并不神秘,也不是吸入什么特殊的物质,只不过是维持人体正常机能的一种需求。吸氧对于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不光如此,对于老年人、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归根结底,吸氧是通过人为调整氧渗透压的来改善人体缺氧状态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主流与愚人

 科学家都不长寿。 然而老百姓都相信他们的长寿科学。 西医师都短寿,死于重病离世抢救无效。 可是老百姓都相信这些西医师能够救自己的命。 主流社会都是为了名利而生存。 然而老百姓却企望主流医学能够救自己的命。 (注: 这是一个对我冷嘲热讽的现代科学教育的牺牲品。我给他的留言。希望他能够从他的老乡旧金山李宗恩中医师那里吸取教训!)

倪海廈死於打呼嚕

 名醫倪海厦(1954年—2012年1月31日),美国中医师,生于台湾,享年59歲。英年早逝。 網上關於他的死因很多。本人無心評論。 只從修煉人的角度來分析問題。 倪海廈可能死於打呼嚕。 傳倪海廈生前曾經吸煙,長達30幾年。後來戒菸。 我判估,倪海廈生前一直有晚上睡覺打呼嚕的特點。這是大多數長期吸煙的人的通病。在半夜睡覺打呼嚕的過程中,經常有人呼吸短暫中止,但是大多數的人能夠自我恢復,即使醒來也不知道自己有半夜呼吸中止的情形發生。 但是極少數人,會在呼吸中止的過程中,恢復不過來,引發心髒病發作。 可能倪海廈就是屬於這極少數人的其中一位。 戒菸容易, 治打呼嚕卻不容易。 倪海廈雖然擅長治表層的病(即:已病),卻不擅長治未病(即:未來的病),因為他不擅長養生啊! 親愛的讀者,如果你曾經是倪海廈的中醫視頻講座的觀眾,那麼一定會發現這個現象: 倪海廈在視頻中很少講養生,很少講如何用自然療法來治療一些罕見的疾病。事實上,在中醫裡面,最高明的醫術,不是中藥和針灸,而是自然療法。 【梁針灸寫於2023年9月19日】

从古代医案看为什么不能够吃蛋、奶?

 从古代医案看养生 不仅仅是肉不能够吃,即使是奶也不能够吃啊! 人奶都有毒,何况是动物的奶和蛋? 《儒门事亲》 儿寐不寤一百四 陈州长吏一小儿,病寐而不寤。一日,诸医作睡惊治之,或欲以艾火灸之,或以大惊丸,及水银饼子治之。其父曰:此子平日无疾,何骤有惊乎?以子之病,乃问于戴人。戴人诊其两手,脉皆平和。戴人曰:若惊风之脉,当洪大而强,今则平和,非惊风也。戴人窃问其乳母:尔三日前曾饮醉酒否?遽然笑曰:夫人以煮酒见饷,酒味甚美,饮一罂而睡。陈酒味甘而恋膈,酒气满,乳儿亦醉也。乃锉甘草、乾葛花、缩砂仁、贯众煎汁使饮之,立醒。

飯與粥

 粥利排屎, 弊在生痰。 飯利少痰, 弊在生屎。 痰濕為百病之源, 大便為百病之終。 平衡痰與屎, 方見養生之功。

美國華人新移民的職業病

 在美國的華人新移民,因為語言問題,能夠選擇的工作範圍比較窄。基本上是社會上比較基層的工作。很多工作,長期做下去,都會得職業病。 1,餐館 肝病,最常見。很多人做了幾年餐館之後,視力下降,就是肝病的淺表症狀。 靜脈曲張,很多幹餐館的人,下肢都有或輕或重的靜脈曲張,並不是只有胖子才有,瘦人也會有。原因是站得太久。 腰痛,廚師較為常見。 肠胃病。 在美國,福建人是要錢不要命的典型。 我認識一個福建老闆,他的父親80年代就偷渡到美國,開幾家餐館,賺了很多錢,前2年忽然去世,年僅66歲,還沒有到達美國的退休年齡(67歲)。也遠遠落後於美國的平均年齡(82歲)。這個福建老闆,對我談起他的父親,老淚縱橫。他本身也是接手了父親的幾家餐館,要錢不要命,雖然年齡比我小,都是面相卻比我老10幾歲。 2,裝修 肺病。因為環境比較臟,容易吸入污染的空氣。 心臟病。 3,按摩 高薪職業,月薪可達5000----8000美元。 全身疾病。因為病人的病氣,會跑到按摩師的身上。 所以,做按摩的人,面相會比同齡人老10歲以上。 4,卡車司機 在美國,卡車司機是個高薪職業,跑長途的話,月薪可達8000----10000美元。 頸椎病。 腰椎病。 肝病。 前列腺炎。 5,超市 早衰。 很多女生,或者是越南華僑,喜歡做超市的工作,因為相對餐館來說,比較輕鬆。但是,因為長期在空調環境裡面工作,無法排汗,即為無法把體內的毒素排出去。導致陽衰。 所以,超市工作的人,面相會比同齡人老5---10歲左右。 (梁針灸寫於2022年3月)

长寿奇人李青云的传说

 在中国可称为“传奇”的寿星之中,除了传说中800岁的彭祖,恐怕就是清代的李青云了。相传李青云生于1677年(清朝康熙+六年),卒于1933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直至民国,终年256岁(一说273岁),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寿星。    有关李青云的传奇性故事很多。如传说他原是太平天国石达开手下的将领陈远昌,大渡河一战,石达开全军覆没,陈远昌就改名李青云,乔装草药医生逃到四川开县陈家场一带避难等等。但不管怎么说,李青云会武功是毋庸置疑的。不仅如此,李青云还是一个著名的中医学者。他曾根据古代养生老人圃翁的养生理论,总结出养生者必须以慈、俭、和、静四字为本。这四个字对现代养生学来说,也是一个借鉴。 慈俭和静 所谓慈,即仁慈、慈爱。李青云常年游乡治病,以卖草药为生,对穷人他收费低廉,对富人则收取高额药费,以供全家生活。闲时,他常约人打牌,每次都要“输”掉120文左右,其目的在于让牌友赢够当天的饭钱。李青云认为:这种慈祥、仁爱的快乐心情,足以抵御各种灾害,可以使人健康长寿,颐养天年。而现代医学的研究也揭示,具有爱心的人,能与同事和邻居保持良好的接触,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平衡乃至身体健康都有着极大的好处。    所谓俭,即节省或节制之意。李青云的“俭”是多方面的。他在《长生总诀》中说道:简事者,即凡事不宜求过之谓也。如食中珍俊,衣中缝罗,身中名位,财中金玉,此皆分外玩好,足以乱我心神者,宜远避之。简事之旨,如是而已。他认为,俭于饮食则养脾胃;俭于嗜欲则聚精神;俭于言语则养气息;俭于交游则可择友寡过;俭于酒色则清心寡欲;俭于思虑则可免除烦恼和困扰,凡事省得一分,则受一分之益。其意可谓精到。    所谓和,即和悦之意。李青云认为:君臣和则国 家兴盛,父子和则家宅安乐,兄弟和则手足提携,夫妻和则闺房静好,朋友和则互相维护。古人云,要使体内精气永远充沛,就得保持平和无欲的状态。而李青云的“和”,与历代养生家的主张则有着相同之处。李青云为人厚道,他从不发怒,故邻人多愿与他相处。所谓静,就是清静、冷静、安泰之意。也就是说身不过劳,心不动。李青云认为,神伤甚于体伤,“神之不守,体之不康。”李青云闲时就将两手置于膝上,昂首挺胸,闭目静坐,几个小时一动也不动。他平时寡言少语,从不谈及无关的话。...

1933年美国《时代》杂志:CHINA: Tortoise-Pigeon-Dog

 In the province of Szechwan in China lived until last week Li Ching-yun. In China where Age means something he was a great man. By his own story he was born in 1736, had lived 197 years. By the time he was ten years old he had traveled in Kansu, Shansi, Tibet, Annam, Siam and Manchuria gathering herbs. He continued to gather herbs for the rest of his first 100 years. He lived on herbs and plenty of rice wine. When asked for his secret of long life. Li Ching-yun gave it readily: "Keep a quiet heart, sit like a tortoise, walk sprightly like a pigeon and sleep like a dog." The "Scholar War Lord" Wu Pei-fu. not satisfied with this formula, took Li into his home and was lectured on "how to get the most out of each century" by maintaining "inward calm." Some said he had buried 23 wives, was living with his 24th. a woman of 60, had descendants of eleven generations. The fingernails of his venerable right hand were six inches long. Yet to skeptical West...

李庆远:长生不老诀

 原文载于:1986年《气功》杂志第6期 李清云又名李庆远 (1677~1933 年),先后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 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至民国,在世 257 岁,是世界上 极罕见的长寿星。在他 100 岁时(1777 年)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 就,而获政府的特别奖励。在他 200 岁的时候,仍常去大学讲学。这期间他 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  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是长期素食;二是内心保持平静、 开朗;三是常年将枸杞煮水当茶饮。 “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坐如龟,行如 雀,睡如狗”这就是李清云留给后人长寿的秘诀指引。他始终认为保持一个 平静安宁的心态是长寿所必须的。他的饮食主要以米饭和少量的葡萄酒为 主。 第一章 长生大道章  长生总诀   长生之术,其道有十。曰打坐,降心,炼性,超界,敬信,断缘,收心, 简事,真观,泰定。能解此十道,始足以延龄。得此十道之精微,始足与言 长生。却病延年之法,返老还童之机,皆系于是。 打坐之道,形体端庄,合眼瞑目,此假打坐也。打坐之道者,二六时中,行 住坐卧。心似泰山,不动不摇。六根不出,七情不入,素富贵行乎富贵,素 贫贱行乎贫贱。无遇不安,无入不得。能如此,不必参禅入定,便是肉身以 佛。  降心之法,湛然不动,昏昏默默,不见万物,邈邈冥冥,不分内外,丝 毫欲念不生。此是真定,不必降也。若心逐境驰,有所感念,寻头觅尾,或 静有所见闻,现出无数幻象,则心生败坏,道德有损,不可不降。 至于练性,如理瑶琴。促则弦断,慢则不应,紧慢得中,则琴调美。又如铸 剑,钢多易折,铁多易锩。钢铁得中,则剑利矣。真旨如此。练真性者,易 深体而曲解之也。  界有三界,为欲界,色界,无色界。私欲浑忘,即超欲界。尘境浑忘, 即超色界。不着空相,即超无色界。超此三界,则烦恼不生,邪魔远避。 敬者道之根,主一无适之谓。信者决然无疑,真实不虚之谓也。能守敬信, 即是圣贤以佛。孔子曰:敬而信,以亲信。可见圣人亦从此下手。 断缘者,断尘缘也。尘缘不断,最足蔽心。万般聪明,皆为所蒙。凡人不能 无荣辱得丧之心,则机械之念生,机械之心生。则万种干时求利事作。于是 乎而纭纭扰扰,尘缘绕人。心无片刻安,神无片刻定,以致促其寿命。此大 忌也。古人云:弃事则形不劳,无为则心自安。勿...

维基百科:李清云

 李清云(1736年2月26日-1933年5月6日),又误译李庆远,四川省綦江县(今重庆市綦江区)人,传闻中是一名中草药专家、气功大师和战术顾问。据传他生于前167年(西汉汉文帝前元十三年)、1497年(明弘治十年)至1677年(清康熙十六年),指李清云在世256岁至436岁,甚至在世2100岁。但他也宣称自己生于1736年(清乾隆元年),即意味着在世197岁。 目录 1 长寿的秘诀 2 生平简介 3 关于其真实年龄 4 相关报道和记录 5 中草药家 6 参考资料 7 参考书目 8 外部链接 长寿的秘诀 1933年5月15日,美国《时代杂志》(TIME)一篇名为《龟雀狗》(Tortoise-Pigeon-Dog)的文章报道了他的故事和历史,李清云留给后人长寿的秘诀:“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坐如龟,行如雀,睡如狗”。 1928年李清云著作了《长生不老诀》一书。他在书中并未提及年龄,但是自述长寿的关键在于气功健身。李清云提出用“刚柔相济,阴阳调和”的方法锻炼身体。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是长期素食;二是内心保持平静、开朗;三是常年将枸杞煮水当茶饮。 生平简介 许多人认为,李清云于1677年2月26日(清康熙十六年)在四川省綦江县(今重庆市綦江区)出生。据称他花了整整一辈子的时间采集中草药和搜集长寿的秘诀。1749年(清乾隆十四年),72岁的李清云到开县加入军队,成为军队的武术老师和战术顾问。 1927年李清云受杨森将军邀请,到四川万县作客。杨森被老人的老当益壮和高超的采集中草药技能深深吸引。他那张著名的肖像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回去六年之后,李清云老人逝世。一些人说他是自然死的,另外一些则说他曾经告诉过朋友,“我已经做完我需要做的事情,我会立刻回家(去世)。” 1933年5月6日李清云死后,杨森专门派人调查了他的真实年龄和背景,并出版了一份报告。同年,一些四川人在被采访的时候说在他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已经认识李清云,而且在他们终老的时候,李清云没有变得很老。其他人则说李清云曾经是他们爷爷的朋友。 关于其真实年龄 根据1933年刊登在《时代》杂志和《纽约时报》的讣闻,李清云享年256岁,他娶了24位妻子,养育了180位子女,超过11代,李清云的婚姻生活的另一个版本,他已经埋葬了23个妻子,并与他的第24个妻子住在一起,这位妻子已6...

名醫未必是明醫

前段時間,有一位台灣女同學告訴我,洛杉磯的華人名醫某某中醫師,上個月月底前往生了。她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她可以雙手把脈,很多華人去找她治病。大家在谷歌上也可以搜索到她的名字。她保養的很好,很多人以為她只有四十幾歲,事實上她的孫子已經讀小學了。 我問同學:“某某多大年紀?” 同學說:“ 66歲。” 我再問:”什麽原因走的?“ 同學答:”是得什麼什麼癌去世的?“(我忘記了病名。) 我跟我的女同學說:”在你們的眼裡,她是名醫。可是在我的眼裡,她算不上名醫。“ 名醫未必是明醫。 出名的名,未必是明白的明。 在道家這裡,很多中醫師都可以不把脈、不看舌頭就能夠確定病人的病情。道家中,有更厲害者,甚至可以不問診、不把脈、不看舌頭,只對病人看一眼,就已經確定病情。同時,在道家這裡,如果擅長氣功養生,這輩子是不會得癌症白血病的。不吃藥就可以把癌症給治好。你們看看台灣的平甩功,很多人,光是練習平甩功,就把疾病治好了。能夠達到這個程度的中醫師,才有資格成爲名醫。 (梁針灸寫於2021年11月)

道家四秘——萝卜

 道家四秘——萝卜 之前讲了道家四秘的白菜,今天讲讲萝卜。可能很多人会奇怪,号称“秘”,怎么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食物,这就是道家的“入世”之道,大道至简,最好的东西往往就是身边的最不起眼的东西。 萝卜能通利五脏,常吃能使五脏六腑通畅,身体畅快,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吃萝卜吃的多后会放屁增多的现象,这就是佐证。民间有“萝卜赛人参”的说法,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养生,有钱人吃人参,没钱人吃萝卜。萝卜自古以来都是备受人们重视的食物,在古代的贫穷人家,萝卜与盐、米合称“三白”,还经常用来做成“守山粮”以备饥荒,由此可以看出萝卜的地位。 在这里,介绍两个萝卜治病的小方:↓ ①头痛:用萝卜汁滴鼻,左痛滴右鼻,右痛滴左鼻。 ②胃病:早上喝生姜汤, 晚上煮萝卜吃喝, 坚持一段时间。 生开熟补。 高血压患者忌吃生萝卜。

小米是五榖雜糧類中唯一的鹼性食品喔

 小米是五榖雜糧類中唯一的鹼性食品喔!強力推薦 作者 Lichen 小米營養 特色一. 《本草綱目》記載,歷來中醫首要著作,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裡,提到小米能治養腎氣,去脾胃中熱,治胃熱消渴、利小便等功效。  也就是說,小米可以在人體內除濕、清熱、利尿、健脾、固腎,滋潤臟器等。 同時小米又可以「益氣」,因此適合身體虛弱者康復時食用;能加以補充人體失去的能量。   《本草綱目》記,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把小米煮成稀飯的療效都一一指出了,顯然是非常鼓勵這種吃法。因此民間習喝小米湯增強小腸功能,並以此「養心」、「安神」。 小米營養 特色 二. 小米不含麩質低過敏原:一般的全穀類(如糙米、小麥)似乎都具有「麩層」﹙也就是『糠』的部份﹚,但您知道嗎?唯獨小米卻不含「麩質」喲! 所謂『麩質』,是存在於穀物中的蛋白質,也是 米麥中的主要過敏原。像是麵粉的筋度高低,即是由內含『麩質』的多寡來區分。 因此,沒有麩質的小米不會刺激到腸道壁,擁有比較溫和的纖維質,容易被人體吸收消化。對胃腸比較弱的人來說,食用小米是最合宜的養生選擇! 但您不要誤會小米已被精製過,去了糠(麩)層才沒有麩質;誤認小米「五穀纖維」沒辦法擁有!噢,小米有,它豐富具有!  1. 小米可以降低血中的膽固醇。 2.小米可以吸附致癌物質。 3.小米能增強大腸排除廢物的功效。 因為小米本身的外型就不需要精製﹙只需要脫殼﹚,故在碾製小米過程中,所有胚芽的營養價值,也都被完全保存,因此小米的纖維素相當的高(8.6%),似乎只有低於燕麥,還小贏了糙米呢! 更重要的是,小米具備的纖維質溫和;不具有「麩質」的過敏原,其中包含的「小米蛋白」更是一種低過敏性的蛋白﹙主要是米精蛋白﹚,安全性很高,小米還可以提供給體質敏感的嬰幼兒食用呢!  小米營養 特色 3.   小米和蔬果一樣是鹼性噢,這個就對了!最勁爆的小米特色應該就是這個了!您知道,所謂「酸性」食物,大多屬於油脂類、肉類、海鮮類、五穀類、蛋乳類這些。 可是其中有一個例外,小米雖然是五穀類的,卻跟蔬菜、水果一樣,通通是「鹼性」的! 小米是鹼性食物,烹調以後,還是鹼性。尤其是五穀類,通常愈精製愈容易增強它酸性的程度,只有粗製即可的小米,完全沒有這種顧慮! 話說我們人體血液的酸鹼值,大約為微...

尿的陰陽

【按:偶然的機會,看到台灣是世界上洗腎率最高的地方。故寫此文。】 現在社會上很多人去西醫洗腎,做透析。 腎透析的結果是: 腎臟會失去自我調節,自我恢復的功能。病人的尿液,會越來越少。等到尿液幾乎沒有的時候,將是病人生命的終結。 西醫謀財害命,殺人不眨眼睛,讓病人傾家蕩產,砍了病人的頭,還讓病人對西醫感激涕流。 在中醫這裏可以找到答案。 中醫師看病,是通過看病人的舌頭、把脈、問二便來辨別病人體內的陰陽平衡,判斷病人的病情。 現代社會太注重名利,中醫已經變異了,能夠通過看舌、把脈、問二便準確判斷病情的中醫師已經很少了。最難的是大便。上次已經寫過《大便的陰陽》,現在繼續寫《尿的陰陽》。 比較容易疏忽的是尿。一般中醫師詢問病人,除非病人有腎或者膀胱的疾病,否則通常情況下,很少會詢問病人的尿的情況。 那麼,如何通過觀察尿來判斷自己的健康呢? 中醫來源於道家。道家認為,世上萬物,皆為陰陽。包括尿、大便。尿、大便都是人體健康的一個指標。 只要是華人,都懂得觀察尿的顏色來判斷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即尿為深色者不健康,尿為淺色者為身體健康。 我再擴展一下。 身體越健康,尿的氣味越淡,顔色越淺,味道越淡,夜尿時間越晚,夜尿次數越少,午夜后第1泡尿的量越多(最好1斤以上),尿尿越儘,尿尿的速度越快,尿尿的射程越遠(如:小男孩尿尿比賽),尿尿的高程越高(如:小男孩尿尿比賽),尿尿的直徑越粗,尿尿的泡沫越少,尿尿吸引的小動物越少,酸堿度越高,不容易變質,屬陽尿。 身體越有病,尿的氣味越濃,顔色越深,味道越深,夜尿時間越早,夜尿次數越多,午夜后第1泡尿的量越少,尿尿越不儘,尿尿的速度越慢,尿尿的射程越近(如:小男孩尿尿比賽),尿尿的高程越低(如:小男孩尿尿比賽),尿尿的直徑越細,尿尿的泡沫越多,尿尿吸引的小動物越多,酸堿度越低,容易變質,屬陰尿。 拉陽尿的人,健康。拉陰尿的人,不健康。 健康人,剛拉出來的尿,應該是無色、無味、無毒的。爲什麽童子尿可以治病,就因爲它不僅僅陽氣十足,同時無色、無味、無毒,可以飲用。而成人的尿,則是有色、有味、有毒,是不健康的,因爲成人亂吃,體内積纍了很多毒素,部分毒素會透過尿液排出體外。 不僅僅這樣,健康人的尿,容易拉出來,不容易變質,清淡如水。 那麼,什麼樣的人,其尿是陽尿,容易拉出來,不容易變質,清淡如水呢? 就是平時吃素的人。 相反,經常吃肉的人,其尿是酸的,容...

麸质的危害

麸质(英语:Gluten),又称麸质蛋白、麦胶、面筋、面筋蛋白、谷胶蛋白,是指某些种类谷粒的一群种子贮藏蛋白质或蛋白质复合体,胚乳中含量尤多[1],麦麸也含这些蛋白质[2];其成分主要由醇溶蛋白(又称“麸朊”)以及谷蛋白两类蛋白质所组成。在多种谷物中可发现麸质蛋白,如大麦、小麦、燕麦、黑麦。 麸质蛋白遇水会形成网络,把遇水膨胀的淀粉颗粒嵌入其中,因而含有麸质蛋白的小麦粉可以做饺子皮。而不含麸质蛋白的玉米粉、高粱面粉虽然富含淀粉却无法做饺子皮。麸质蛋白的拉丁文词根“glute”就是胶水之意。 面团发酵过程中,面粉当中的麸质蛋白的硫氢键氧化为二硫键。二硫键越多,可以使蛋白质分子结合起来形成大分子网络结构,增加面团持气性、弹性和韧性。  人体生理相容性 摄入麸质蛋白后,在肠道不能够完全分解成氨基酸,会保留一些含有几个氨基酸的小片段称为“多肽”。多肽能够引发人体的免疫反应。少数人的身体对于麸质过敏,这些人应选择无麸质饮食。例如德国超市贩卖的日用食品中,大概有1/4的品项会标明不含麸质(德语:ohne Gluten / Glutenfrei)。 乳糜泻:有乳糜泻的病者,其免疫系统中存在过多的麸朊抗体,麸朊抗体与醇溶蛋白产生反应,小肠绒毛受到损害,不能吸收食物中的营养,从而引起腹泻等肠病症状,使患者无法吸收麦面中的营养。 麸质过敏症。欧美现在统计出全世界约有1%的人口有乳糜泻的问题,而约有6%~10%的人口有麸质过敏。 就粮食而言,麸质蛋白存在于小麦、大麦和燕麦的面粉中,在其它粮食原料中并不存在。但是,现代食品,尤其是许多配方食品,含有各种来源的原料,其中就可能含有一些麸质蛋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无麸质蛋白”食品的标注要求,规定含量不超过百万分之20。

各种糠

 1,米糠 英文:Rice bran 价格: 无  店铺:sprouts 大约  8----10元/lb 店铺:walmart 量少8----10元/lb      amazon 2,粗燕麦麸 英文:Coarse Oat Bran 价格: $1.69 / lb  店铺:sprouts 大约  10元/lb 店铺:walmart 量少5----6元/lb   量大到50lb,2元/lb   amazon 3,麦麸 英文:Wheat Bran $0.89 / lb  店铺:sprouts 3元/lb  店铺:walmart 量少3----4元/lb   量大到50lb,2元/lb   amazon  

稻谷的细分

1,米糠 米糠(现行国家标准米糠)主要是由果皮、种皮、外胚乳、糊粉层和胚加工制成的,因此在加工过程中会混进少量的稻壳和一定量的灰尘和微生物,所以只能用于饲料,是稻谷加工的主要副产品。 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有食用米糠问世,中国也有类似产品被发明,即应用现代食品加工精准碾制技术将米糠中的不益食物质(稻壳、果皮、种皮、灰尘、微生物等)与益食营养物质(胚、糊粉层等外层胚乳)在洁净的生产车间里进行精准碾磨分离,此分离技术可将米糠分级为饲料级米糠和食品级米糠两部分,其中食品级米糠约占米糠总重量的80%,营养的90%以上。 食品级米糠虽然只占稻谷重量的6%,且占稻谷营养的约60%,是大米碾白过程中的碾下物,所以其也被人们称为“米珍”或是“米粕”。 2,糙米 糙米是稻米脱壳后保留了粗糙外层的米,颜色较精制白米深;即稻谷去除稻壳后谓之糙米,亦即稻之颖果。糙米的组分包括:米糠、胚乳、胚芽,共三部分。  3,白米 米是稻米经过精制后的一种米,颗粒偏小。白米在加工过程中只经过精磨、去掉大米米糠层部分等程序,不抛光,外观不如精制大米美观,易被误认为陈米、碎米。白米的营养价值要高于其它精制米,淀粉含量高。就口感与香味而言,绝大多数人认为白米胜过其它精制米 如:糙米、胚芽米等。

同样是传统主食,为什么稻米可以直接吃,小麦却要磨成粉才能吃?

 小麦和水稻的吃法也很不一样——小麦,要用磨子先磨成粉,然后加工成面条、面包等食物,而水稻只需要脱壳,将里面白色的稻米剥出来,煮熟就可以吃了。 小麦为什么要先磨成粉?‍‍因为小麦的颗粒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小麦醇溶蛋白”,将小麦磨成粉后,面粉便具有了黏性和延伸性(加水就能做成柔软的面团),在经过加工过后,小麦可以做成面点,有很强的塑造性。 稻谷为什么不直接磨成粉食用?因为有壳,因为有壳,因为有壳。 麦子壳还可以下肚,稻谷壳有芒刺,味道比麦子壳差多了。如若不信,可吃糠一试。如果把稻谷直接放碾麦子的石磨上磨,磨碎了之后,米和谷壳(糠)难以区分。以前人们处理稻谷的方式是舂,像下图一样舂米。有打米机是近几十年的事。 那为什么麦子不用舂呢?因为舂也舂不出来,不像稻谷一样米和壳可以完全分离。 说到底,还是两种作物籽粒的性状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加工方式,一个用碾,一个用舂。而烹饪方式,都是类似的:煮面条、煮粥;蒸馒头、蒸米饭。 因为麦仁太难熟了,别说是蒸,就是煮也得一个小时以上,不然硬得腮帮子疼,所以必须磨成粉,大米就不用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作者:Dax Su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530564/answer/2822500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个人认为:古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做出了:烤、蒸、煮、压榨、磨粉等长期尝试,最后在投入(加工原料、工具成本、时间成本等)和产出(口味、花样、存放时间等)之间,大家做出了最优的选择,也基本上就是今天大的格局。------------------小麦--------------------------小麦->烤?技术含量高,随便就烤糊,闻着香、吃着硬,产出少,浪费原料(致命啊)----->淘汰;小麦->蒸煮?真吃火,口感在某些人觉得还可以,我只吃过一部分去了皮的,但是也很难弄烂,很有嚼劲,加工成本高,口感一般----->淘汰;小麦->磨粉?或者泡的小麦磨浆(估计蛋白质的原因,不好磨?哈哈)然后呢 烤?蒸煮?没错就是蒸煮。千辛万苦我们终于找到了小麦的用武之地:和面->蒸煮烤炸各种面点,蒸出馒头,煮出面条,烧烤出大饼、馕、煎饼...,一下子儿孙满堂,个个出彩!再说磨面、蒸煮效率也可以,还可...

古代女医名录

 1,鲍姑 2,宇文柔奴 出身“青楼”的女名医 3,谈允贤, 第一位著有个人医案的女医生 《女医·明妃传》的原型 著作: 《女医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