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丹道修炼者论内丹

我与辽宁沈阳的张方乃神交之友,两人曾在早己停办的《武林》杂志上,各自发表过一些武学文章。北京的伟东,先随马奎学过功、后又随我学过一些导引术;有一次,他要去沈阳出差,问我那儿有没有高人可以请教,我便推荐他去拜访张方先生,并把张方的手机号告诉了他。回京后,他告诉我,张方先生为人谦和,修炼的很好。



张方认为,流传至今的丹诀十之八九多是伪诀,而很多据说是吕洞宾、张三丰亲传或单传的丹法,其实都是扶乩之作。张三丰就认为扶乩之言不可信。(评:张三丰论扶乩本就是乩语。)另有一些所谓的“仙家丹诀”,实乃丹道修炼者从精典丹经中有所领悟后,再去撰写的托名之作也,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却不可全信。(评:此语与后文自相矛盾,陈撄宁和老农就是例子)历代的丹道传承,都是以心传口授为主,至明清两代各派丹道之学的文字才越来越多,丹法的种类和修炼的层次也越来越繁杂,逐渐淹没了大道至简的宗旨。(评:大道虽说至简但不深入学习怎能参悟透彻?)



得诀归来好读经,真正有价值的丹诀肯定是至简不繁的,往往是一两句话,或是一首诗。有人问,在没有得道高人指点的情况下,自己看书能否修炼成功?张方说,这在丹道修炼史上不乏先例,举凡饱读丹经者,一朝彻悟,便感而遂通。以当代仙学大师陈樱宁先生为例,他不讳言自己就是靠研习丹经而悟道的。陈氏于73岁时在自传中言道:“嫌佛教的修养法都偏重心性,对于肉体仍无办法,不能达到祛病延年之目的。因此又寻访道教中人,如苏州穹窿山、句容县茂山,都是香火地方,道士们不懂得修养。又如湖北武当山、山东即墨县崂山,虽有少数做修养功夫的人,他们所晓得的办法,尚不及我,有许多问题不能回答。其他不出名的地方,如安徽怀远县阴山、浙江湖州金盖山等,都是空跑,并无结果。我想,这样的寻访,白费光阴,还不如自己看书研究,因此遂下决心阅览《道藏》。”(评:名山高人隐士多但很难遇到,张三丰,白玉蟾为了寻师访道可可谓历尽艰辛)



张方有一位拳友,在农村插队时结识了当地一位老农,此人具有一定的文化且一生好道;因不具备条件外出寻师访道,故仅靠反复研读《性命圭旨》和《伍柳仙宗》二书修道;不管是在山里砍柴,或是在河边放羊,老农都经常静坐入定。一日,他忽然预知逝期,于是便从容安排后事,告别家人,入山尸解。张方认为,如果不想做学问而去研究内丹学,仅仅只是为了修炼,那么,诸如《周易参同契》和《悟真篇》这一类隐语型的典籍,就没有必要去揣摩了,一旦钻进去,反被弄得似是而非,无从下手。即使非要弄懂《悟真篇》,也最好先读读张伯端的《金丹四百字》和《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陈樱宁先生就是精研了黄元吉的丹经后,才领悟出修炼的窍要,且毕生以其《道徳经讲义》和《乐育堂语录》为仙学之准绳。



除此之外,重点应研究的经典是:《黄帝内经》、崔希范的《入药镜》、吕洞宾的《百字碑》、《性命圭旨》和《大成捷要》(我赞同张方的见解,同时认为《呼吸之间----李谨伯谈静坐与修大道》一书很值得一读,曾随王芗斋习炼过桩功的李氏,后在国外教授站桩功法;他也是修炼丹道的高人。此书2008年曾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增订版则在2014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张方对胡孚琛先生的某些观点不敢苟同,但胡先生关于“玄关”的揭示确实精彩:“所谓‘玄关一窍’,无非就是指‘两重天地’之间的通道,丹家要出有入无,由色界进入无色界,则这个进入无色界的‘大门’,就是‘玄关’,(评:“打开玄关秒通玄”元神显现,出现神通。天目、松果体功能实乃后人杜撰)二者之间的隧洞,即称‘一窍’。因而张景和《枕中记》云:‘混元一窍是先天,内面虚无理自然。若向未生前见得,明知必是大罗仙。’虚的无色界和实的色界,虚的法身和实的色身,处于永恒的相互作用(即信息交流)之中,也是可以经过‘玄关一窍’相互沟通的。”在张方看来,能否得到真传丹诀是修炼的关键,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与钱无关。能用钱买到的丹诀,肯定是假诀,因为真仙没有爱财的。在清末民初那个群贤毕至的年代里,以陈樱宁先生的机缘,尚且没能得到真仙的传授,时至今日,何况我辈!(评:就是隐士高人当面说了真传丹诀,自以为是的人也不会相信的)



从1998年至今,他仅遇到沈阳李先生这么一位修炼有成的隐师,想必那些得道高人们都已隠遁了,所以只能读书,丹法窍要还得自己去悟。他在2010年宣布:五十岁后,不再研习搏击之术,也不再与人比武较技了,此乃读了《道徳经讲义》后之有悟也。(评:学武学医的人都有修道的根基,但慧根有深浅)黄元吉先生有言:“在修士当此体化纯乾之时,切不可恃,恃其才以为不饥不渴,可以行步如飞,冬不炉,夏不扇,无端妙用迥异常人,而自以为強也;自谓为強,又动后天凡火,不遭外人诽谤,必至内药倾危。”所以,修道者,还是应柔弱为上;除非情况特殊。当然,修炼丹道,确实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但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必招祸殃。



张方认为,在丹道修炼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内解和外解。所谓内解,就是身体要经常排泄出脏腑内的瘀血污物及三尸虫;所谓外解,则是体内的阴毒和陈伤旧疾攻出皮肤。故而,生疔疮、皮肤红肿溃烂是常事,严重时流脓淌血,尤其是在血化白浆的阶段(四十多岁习炼桩功的林星,也曾有过生疮流脓,奇痒难耐,生不如死的过程)。所以,丹道修炼在很长的时期内,都离不开洗温泉和药物缓解。再者,在丹道修炼的过程中,其间的人生磨难亦非常人所能想象的。(评:修道人的磨难最多,不仅仅如此,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其实,武学修炼也一样,张方的几位八卦掌老师,均主张要在拉磨式上下工夫,结果,不仅把脸型拉宽,且对心脏、血压和视力均有不良的影响。都说太极拳养生延寿,但修炼不得法极易患疝气、高血压和糖尿病。武式太极拳讲究旋髁转膝,功夫日深,则脚上的温度越高,经常出汗则易感染上脚气,郝少如先生就是因为脚气恶化后,没能得到及时的治疗而不幸早逝的。张方认为,古仙善于把静修与外功相结合,如吕洞宾、陈抟与张三丰均以拳剑辅道;王阳明于弘治十五年“告病归越,筑室阳明洞中,行导引术。久之,遂先知。”导引术,即内家拳的前身也。习武者能精通丹法、佛学的确凤毛麟角,而丹道家如能把武学修炼作为入门功夫,则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丹道对于一般人而言,修炼得法皆可強身健体(笔者注:记得胡孚琛先生曾对我说过,浙江湖州有一位老中医,乃内丹家也,名叫吕甘泽,此人是胡先生的师伯;其九十岁高龄时正逢严打,因所谓风化问题被处决,死后解剖,内脏犹如三十岁左右之人)。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连炼气功都因不得法而会出偏,何况气功只是丹道的筑基功夫,尚且如此,故丹道难炼绝非适合所有人。张方说,当今的官员和富豪最好别碰丹道,因为大多根器不好,又喜欢彼家炉火或阴阳双修,极易堕入旁门左道。就连自幼与佛道结缘、渴望通过内丹修炼有成的王阳明,由于存在着強烈的入世思想,虽一度有过“先知”的功夫,但几十年断断续续的修炼,不仅没有羽化成仙,反而年未半百,却“百病罔效,潮热咳嗽,疮疽痈肿,手足麻痹,已成废人。”由此看来,书读多了,官做大了,“道”便不易成了。你想,自古以来,可有帝王将相得道之先例?故修炼丹道者,不可不慎也!



张方认为,大凡神经敏感者,如艺术家和作家一类的聪明人,最好从动功入手,先练练太极、八卦等内家拳,慢慢地让心性醇厚起来,再去修炼静功较为安全。在张方看来,内丹的修炼,无非就是一种能量聚集的过程,其科学基础如同激光的原理。凝神于脐下(包括脐后黄庭)丹田部位,使其热量上升,用周天河车链接性腺、肾上腺和松果体等八个人体的内分泌器官,经过任督二脉有规律的循环,将腺细胞分泌出的激素不断地融合提炼,假以时日,就会得到人体的一种新的分泌物(内药),此乃后天搬运之有为法门,是先天大道的筑基功夫。惟能得胎息后,方可以天地为母体,在恍兮惚兮之间,汲取先天之精华,始得大药(亦称外药),内外之药和合而成金丹(笔者注:北京的钱俊时教授曾抄有纸条给我,如《吕洞宾真人丹道全书》978页有云:“金液大丹,形神俱妙,性命双修之道也。”(评:形神俱秒不是肉身不死,而是可以健康长寿。修道的目的不是为了长寿,而是灵魂的精神能量升华)979页“性命夲不离,神气常相守。空空空不空,了知得了手。”“吾道性命双修,命先性,性先命,打合一块,金丹了手,何论禅乎?”986页“或先见慧性通彻;或先见命根发露,二者到头,都是上乘。”985页“如下手以清静为功者,必从性始,要到澄湛地分,杳冥恍惚,便见真息发生,这守的乃最上事。其后功夫,甚速甚妙,不为些魔忧阻”)。



张方认为,在多维的宇宙空间里,我们的这个肉身是色界的产物,色界即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有形世界,如果我们要改变这个肉身,仅仅依靠在色界中能寻找到的有形物质是无法使之不朽乃至于超越的。因此,吕洞宾就提出了“两重天地,四个阴阳”的理念,其实就是想借助无色界的无形能量来改变我们在色界里的这个肉身。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说,宇宙间的时空都不是绝对的,所以人是可以通过禅定和内丹修炼,来突破色界时空的限制,而进入到无色界去获取能量的。然而,丹道虽至简却亦甚难,实不亚于“难以上青天”;否则,古往今来,个个都能成仙成佛,地球岂不早就空矣!



林星短评:

   此文是谈丹道内容的少见之妙文,妙在它真切。真切在何处?

一、说出了丹道修炼的历史真相,即成功者极其少,几乎都是传说型故事,且修炼要求太深的根器,而修炼方法却玄之又玄。所以,不是普通人能够努力达到的境界。

二、说出了修炼必然经过的阶段——内解与外解。这才是我们普通人都要经过的修炼之路。即健身祛病之路。这与我们的浑圆养生桩的宗旨合一。

三、说出了内外结合修炼的法则,但也不客气地批评了一些传统武术项目容易出现的弊病。

四、文章指出了了色界与无色界的要领.

  这是中世纪的宗教概念,今天仍然对许多人有魅力,但是,从色界进入无色界,通过所谓的玄关,进入所谓的无色界的无形能量区,这却容易导致修炼者步入宗教区。这是殿堂,还是坟墓?谁都说不清。色界的肉体生命如何能进入虚的无色界呢?过去,太多的解释是将无色界当做了阴间或神仙存在的领域,那样的话,色界的肉体是进不了无色界的。有人修行一辈子,想走进先天混元一体,通过先天混元一体进入无色界,与所谓的鬼神沟通,成为永恒生命,结果有二:一是着相太深而走火入魔;二是受骗上当。这种例子,我们不久前都看到了。对此,我们就更要注意,因为除了自吹自演一套神仙术来诱骗那些想当神仙的人之外,别的方法都不足以让人上当。所以,我们看丹道之文章,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

五、王阳明青年时期耽迷于神仙术,极想成仙,且修炼认真,甚至有了一定的特异功能。

  但是,到了此时,他反而不相信神仙术了,认为那不过是“播弄精神”。后来,他虽然还靠静养来恢复身体,却并不再相信道教那一套了。他的全集中有一篇答神仙问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认为没有神仙。他五十七岁死,原因在于他曾受诏狱之酷刑,后来又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生活与打仗,最后连静养的机会都被剥夺,勉强出征,死于凯旋路上。

【作者:张东宝 】 凡轉載本網站文章,請註明本網站網址 http://www.liangzhenjiu.com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彭祖经》原文及译文

彭祖介绍: 彭祖, 姓篯名铿。生活于上古三代,是位大名鼎鼎,誉满华夏的圣贤人物。称之为"上古大贤,道家先师,中华寿神,气功开源"。彭祖是圣人眼中的圣人。从彭祖到孔子两千多年,从孔子至今又有两千多年。孔子之名,家喻户晓,孔子之言,到处流传,孔子的形象,何其伟大!孔子视彭祖,犹如今人视孔子,可见,在两千多年前彭祖的地位就非常显赫了。在哲人看来彭祖为得道之人,为集上古养生术大成之人。诸子百家尽管学术思想不尽相同,但多引彭祖为据,以增强其立论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足见彭祖惶惶于哲人心中,长留于哲人哲言。 彭祖之道和养生术影响很大,长期流传。历代道家或医学著作中零零散散保存着彭祖的养生学内容。彭祖的养生之道是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医疗保健实践记载。其大致内容可分为彭祖摄养术、彭祖导引术、彭祖服气术、彭祖房中术等和彭祖烹调术几个方面。尤其是彭祖作为烹调的创始人,受到历代厨师们的尊重,代代有传人。彭祖所首创的名肴做法,虽多数失传,但也有流传下来的。 《彭祖经》原文: 彭祖者,姓篯讳铿,帝颛顼之玄孙也。殷末已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老。少好恬静,不恤世务,不营 名誉,不饰车服,唯以养生治身为事。王闻之,以为大夫。常称疾闲居,不与政事。善于补导之术,服水桂云母粉麋角散,常有少容。然性沉重,终不自言有道,亦不作诡惑变化鬼怪之事。窈然无为,少周游,时还独行,人莫知其所诣,伺候竟不见也。有车马而常不乘,或数百日,或数十日,不持资粮,还家则衣食与人无异。常闭气内息,从旦至中,乃危坐拭目,摩搦身体,舐唇咽唾,服气数十,乃起行言笑。其体中或瘦倦不安,便导引闭气,以攻所患。心存其体,面(明抄本面上有头字)九窍,五脏四肢,至于毛发,皆令具至。觉其气云行体中,故于鼻口中达十指末,寻即体和。王自往问讯,不告。致遗珍玩,前后数万金,而皆受之,以恤贫贱,无所留。又采女者,亦少得道,知养性之方,年二百七十岁,视之如五六十岁。奉事之于掖庭,为立华屋紫阁,饰以金玉。乃令采女乘辎軿,往问道于彭祖。既至再拜,请问延年益寿之法,彭祖曰:“欲举形登天,上补仙官,当用金丹,此九召(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卷六,采女条“九召”作“元君”。是。)太一,所以白日升天也。此道至大,非君王之所能为。其次当爱养精神,服药草,可以长生。但不能役使鬼神,乘虚飞行。身不知交接之道,纵服药无益也。能养阴阳之意,可推之而得,但...

人在临终时会出现的六道现象

人去世8-16小时内,神识逐渐离开躯体,此时逝者的感觉宛如老牛剥皮,异常痛苦,一丝轻微的触碰都会令逝者如千刀万剐,生大愤怒,一般8小时后神识完全离开,此时方可搽试、换衣、化装等,也有少数人16小时后才会完全离开...  人去世后全身冰冷,但唯独有一个地方发热,8-16小时神识离开躯体后可触摸判断出逝者投生去那一道: 脚心发热:地狱      膝盖发热:畜生      腹部发热:鬼道(人死后大部分腹部发热)      胸口发热:人道      眉心发热:天道      此为五道,因阿修罗五道皆含有,共称六道。      顶门发热:往生佛世界。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瑞相:身体柔软如棉、头顶门发热、面色红润、散发檀香(此香非人间那种,但可清楚闻到),火化后有舍利子或舍利花。     念佛人此种瑞相全国各地无数,有心想见的人皆可亲见。事实胜于雄辩,阿弥陀佛!     病人临终时,家属勿在病人面前相对而视,以免病人生起爱恋之情。如家人信佛,念佛时切不可带着哭泣的音调,以免病人引起悲伤之心,而失去正念也。家属万万不可哭泣,致增情爱牵连烦恼痛苦,甚或使病人因刺激而生嗔恨心,因嗔恨心而堕恶趣,岂不贻误往生大事么!病人临终前后,若有食酒肉五辛者,不可走近病人前,否则病人易失正念,会堕三恶道的。     病者气绝之后,以神识尚未离去,仍然是有知觉的。须经过一段时间,通身冷透,神识出离,寿、暖、识都离开了身体,方算死亡。在气绝之后,神识未去之前,心灵正是很痛苦的时刻。且有因感伤往事而流泪的,亦有因贪恋世间情爱子孙财宝而难割难舍的,或有因心愿未了竟遽然离世而悲伤苦恼的,复有因冤屈未伸而不甘瞑目的,故此时此刻,正是悲苦交集。  若又被搬动,又闻哭声,岂不更使将去未去的心灵,受极大的刺激,生者能这样忍心害理吗?世人不知,认为气绝就是死亡,往往因这种误解而铸成大错,病者家属及孝顺子女,不可不知也。以一般错误举动来说,只要病人一断气,马上就悲哀啼哭,或抚搂病人而嚎啕,或任意搬动强其正寝,或趁身体未冷先为之沐浴穿衣,或注射强心针,或注射防腐剂,或方断气立即被送太平间,或当天被移殡仪馆。或更有两三天即行火葬者。这些残忍举动,对神识未去仍有知觉的病人,可算受尽惨毒虐待了。生者所行...

聯係我們

中药、针灸、气功、电疗、推拿、火罐、刮痧、养生 药到病除非最好, 不药而癒是至高。 工作地址1:(需要预约) 2415 Pasadena Ave, #E, Los Angeles, CA 90031 工作地址2:(需要预约) 1227 W Valley BL, #207, Alhambra, CA 91803 电话: 梁先生 陆二鹿--酒妻妻--似鹿铃鹿 (如果未接电话,是因为工作忙。请发信息。)

红米、黑米、绿米、黄米…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吗?

 昨天,红厨网为大家介绍了大米的分类、挑选和品种(点击标题回顾:《原来大米还有这么多种!长见识了!》)。其实,除了大米,还有很多品种的谷类值得使用。那么今天,就继续为大家介绍几种特色谷类,以供大家对比参考。 红米、黑米、绿米、黄米…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吗? 小米 红米、黑米、绿米、黄米…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吗? 小米又称粟米,古称粟,又叫粱,是中国古代的 “五谷”之一,也是北方人喜爱的主要粮食之一。小米分为粳性小米、糯性小米和混合小米。 小米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还可分为粳性小米、糯性小米和混合小米。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蛋白质含量要比大米高,而且富含复合维他命B、钙、钾、纤维等营养物质,还含有大部分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具有有清热解渴,滋阴、补脾肾、滋补肠胃,利小便、治水泻等功效。 红米、黑米、绿米、黄米…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吗? 红米 红米、黑米、绿米、黄米…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吗? 红米即大家所熟悉的红曲米,是在大米中液体深层红色霉菌发酵精制而成的一种大米。它外皮呈紫红色,内心红色,米质较好,营养价值也较高,微有酸味,味淡,是南方常见的一种粮食作物。 红米营养也十分丰富,其锌、铜、铁、硒、钼、钙、锰等微量元素含量要比大米高出0.5-3倍,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植物甾醇以及胡萝卜素等成份,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淤的功效。红米既可作饭粥,可作汤羹,可用于调和菜肴色泽,还可加工成风味小吃。 红米、黑米、绿米、黄米…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吗? 黑米 红米、黑米、绿米、黄米…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吗? 黑米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大米,又名乌米、黑粳米,古代是专供内廷的贡米,有“黑珍珠” 和“世界米中之王”的美誉。 黑米粥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磷、钾、镁、铁、锌等营养元素,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因此被人们称为“补血米”、“长寿米”、“贡米”和“药米”。 用黑米煮出的米汤和粥色泽似墨,清香油亮,软糯适口,喝到口里有一股淡淡的药味,特别爽口合胃;用作主食,也十分美味。 红米、黑米、绿米、黄米…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吗? 紫米 红米、黑米、绿米、黄米…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吗? 紫米是水稻的一个品种,属于糯米类,别名“紫糯米”、“接骨糯”,俗称“紫珍珠”,素有“米中极品”之称,民间...

《内经图》1詳解

中国医史博物馆编撰的《文物选粹》一书,收有一幅彩绘《内经图》,系清宫如意馆藏品;这幅图画出自何人何时,未加注明。做为道教教理的图说形式,北京白云观也有同样一幅,是木刻板,黑白图。道教中称它"绘法工细,筋节脉络注解分明,一一悉藏窍要"(语见白云观藏图)。把图像、诗歌、隐语集于一纸,是明清之际养生类书的典型风格,像高濂的《遵生八笺》、周履清的《赤凤髓》、龚居中的《万寿丹书》及清代医学家曹无极的《万寿仙书·诸仙导引图》等,都附有图示,但以上插图在于以神仙名誉规定导引动作,《内经图》则重在描画人之身内,与嘉靖、万历年间的《性命圭旨》的插图,又属一类风格,故又称《内景图》。关于它的创制时间,我们可以综合落款、题诗、画风三个方面,寻其答案。 就落款而言,白云观藏图下留有收藏者素云道人的"会心"文字,全文是: 此图向无传本,缘丹道广大精微,钝根人无从领取,是以罕传世。予偶于高松山斋中检观书画,此图适悬壁上,绘法工细,筋节脉络注解分明,一一悉藏窍要。展玩良久,觉有会心,始悟一身呼吸吐纳即天地盈虚消息,苟能神而明之,金丹大道思过半矣。诚不敢私为独得,爰急付梓,以广流传。素云道人刘诚印敬刻并识。板存京都白云观。 时间是"光绪丙戌年荷月上浣"--光绪十二年阴历六月上旬。 从以上文字中,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 其一,道教中将《内经图》视为内丹作品。 其二,白云观版是临摹而来,并非首创。 其三,它的创制时间的下限当在"光绪丙戌年"之前。 再看《内经图》的题诗,虽然传世版本各异,却都题有一首七律: 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儿童把贯穿。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 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 若问此玄玄会得,此玄玄外更无玄。 这首诗出自《吕祖全书》,是清初顺治年间道教信士刘体恕等扶乩托名之作,上图时略有字词的改动或是误抄,这里不再细说。再看清初的道教,龙门第七代律师王常月,从隐居的嵩山北上京师,"奉旨主讲白云观,赐紫衣凡三次,登坛说戒,度弟子千余人"(清完颜崇实《昆阳王真人道行碑》)。一时间一度出现了道教史上的龙门中兴之势,即顺乎时局的需要,赢得了统治者的礼遇,所以一贯尊崇喇嘛教的清庭收有推崇吕洞滨的道教龙门内丹学派的《内经图...

診所介紹

自然療法中醫診所,是一家以傳統中醫治療為手段的聯合診所,主營業務包括中藥、針灸、氣功、電療、火罐、刮痧、推拿,等等。 這個聯合診所,目前包含兩家診所。 工作地址1:(需要预约) 2415 Pasadena Ave, #E, Los Angeles, CA 90031 工作地址2:(需要预约) 1227 W Valley BL, #207, Alhambra, CA 91803

世界上最难治的病 Căn bệnh khó chữa nhất thế giới

 Căn bệnh khó chữa nhất thế giới Đó là bệnh đậu quả. Cái đầu quá mạnh mẽ đến mức không còn chỗ cho những điều mới mẻ. Ngay cả khi đặt một quả bom nguyên tử vào bên trong, nó cũng không thể làm nổ tung một vết nứt nhỏ trên đầu. Đơn thuốc rất dễ kê đơn, Lòng người khó chữa lành. 世界上最难治的病 它是结实病。 脑袋太结实,结实到没有任何可以容纳新鲜事物的空间。哪怕在里面放进一颗原子弹,也无法把脑袋炸出一条小小的裂缝。 药方易开, 人心难治。

療法簡介

 目前,本診所提供以下醫療服務: 1,中藥 2,針灸 3,氣功 4,推拿 5,火罐 6,刮痧 等等。

标准体重的荒谬

 很多人为了减肥,经常把现代科学与西医定义的标准体重作为指标,在他们的心目中,如果自己的体重,符合这个所谓的标准体重,就万事大吉了,以为自己安全上岸了,不必担心因为肥胖带来的疾病问题了。 殊不知,自己中了现代科学和西医体系的毒。 这还不要紧,即使连西医师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西医师真是误己误人啊,因为自己也被洗脑了,所以连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都无法确保身体健康,何况病人? 为什么,西医师也中了现代科学和西医体系的毒呢? 请听我解释: 因为现代科学和西医体系,它们的统计方法,是认为世界上多数人的体质是健康的,就以他们为统计大数据。最后通过数学公式,得出人体标准体重与身高的关系的参考。 其实就是如同用筛子晒黄豆一样,使用不同口径筛眼的筛子,把较大直径的黄豆和较小直径的黄豆,剩下的黄豆,卖相比较好,就可以拿去出售。 把那些所谓偏重,和偏瘦的人去掉,剩下的人,就可以作为统计数据,计算出人体标准体重与身高的关系。 其实,世界上多数的人,从小到大,吃的很多食物,都是有毒的。反应到人体的体重上,体重就是错误的。 身体之所以重,是因为毒素太多。 我们吃的食品,在超市买的,90“%”以上是有毒的。 这几年,印度的神童阿南德因为预言了这次大瘟疫,闻名于世。他也说,社会上出售的食品,90“%”以上是有毒的。 不仅仅如此,即使食品是健康的,烹调方式不对,也会造成毒。 当把身体里面的毒素排出去之后,人的体重就会极速下降。 就如一瓶未开盖的矿泉水,纯净无暇。 但是往里面添加很多盐,糖,味精,鸡精,,等等杂物,这瓶矿泉水的体积,并没有变化。 但是,这瓶水已经不干净了。或者说,这瓶水有病了。 当把这些杂物想办法过滤出去,这瓶矿泉水有恢复了干净,或者说,这凭水恢复了健康。 人体减肥,道理相同。 也就是说, 科学和西医体系对于标准体重的定义,严格地说,应该是大家都有病的前提下,多数人的体重范围。 所以呢,科学和西医犯了很大的错误。不仅仅在误导全世界的人民,连西医体系内的西医师都自己被蒙骗而不知道错。 【梁针灸写于2024年7月2日】

孙思邈的养生经(11)居处法

《千金要方•卷八十一•居处法第三》原文: 凡人居止之室,必须周密,勿令有细隙,致有风气得入。小觉有风,勿强忍,久坐必须急急避之,久居不觉,使人中风。古来忽得偏风,四肢不随,或如角弓反张,或失音不语者,皆由忽此耳。身既中风,诸病总集邪气得便遭此致卒者,十中有九,是以大须周密,无得轻之,慎焉慎焉。所居之室,勿塞井及水渎,令人聋盲。 凡在家及外行,卒逢大飘风豪雨震电昏暗大雾,此皆是诸龙鬼神行动经过所致,宜入室闭户,烧香静坐,安心以避之,待过后乃出,不尔损人。或当时虽未苦,于后不佳矣。又阴雾中亦不可远行。 凡家中有经像,行来先拜之,然后拜尊长,每行至,则峻坐焉。 凡居家不欲数沐浴,若沐浴必须宻室,不得大热,亦不得大冷,皆生百病,冬浴不必汗出,霡霂沐浴后不得触风冷,新沐髪讫,勿当风,勿湿萦髻,勿湿头,卧使人头风、眩闷、髪秃、面黒、齿痛、耳聋、头生白屑,饥忌浴饱,忌沐沐讫,须进少许食,饮乃出,夜沐髪不食即卧,令人心虚,饶汗,多梦,又夫妻不用同日沐浴,常以晦日浴,朔日:沐吉,凡炊汤经宿用洗体,成癣洗面,无光洗脚,即疼痛,作甑畦疮,热泔洗头,冷水濯之,作头风饮水沐,头亦作头风,时行病,新汗解,勿冷水洗浴,损心包,不能复凡居家,常戒约内外,长㓜有不快,即须早道,勿使隐忍,以为无若,过时不知,便为重病,遂成不救,小有不好,即按摩挼捺,令百节通利,泄其邪气,凡人无问,有事无事,常须日别蹋脊背,四肢,一度头项,若令熟蹋,即风气时,行不能侵人,此大要,妙不可具论。 凡人居家及逺行,随身常有:熟艾一升、备急丸、辟鬼丸、生肌药、甘湿药、丁肿药、水银、大黄、芒硝、甘草、乾姜、桂心、蜀椒、不能更蓄馀药,此等常不可阙少,及一两卷,百一备急药方,并帯辟毒蛇蜂蝎等药,随身也。凡人自觉十日已上康健,即须灸三数穴,以泄风气,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勿以康健便为常,然常须安不忘危,预防诸病也,灸法当须避人神,人神禁忌法在第二十九卷中,凡畜手力细累春秋,皆须与转泻药一度,则不中天行时气也。 (梁針灸寫於201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