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古代著名女道士

 “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作为道教的神职人员,道士以修行为主,并以追求长生久视为修道的目标。与其他宗教相比,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教是一个提倡男女平等的宗教。自古以来就有女子求道修仙的传统,女子在道有所成之后均被冠以 “女仙”尊称,而且在道教的神仙体系里有很多地位崇高的女性神明,如大地之母后土皇地祗;女仙之首西王母;月宫之神太阴星君;众星之母斗姆元君,战争女神九天玄女,泰山姥姥碧霞元君等等。


道教将男道士称为乾道,女道士称为坤道、女冠等。


一、魏华存: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道士



(252--334) ,魏华存,晋代任城人,字贤安,又被称为紫虚元君、南岳夫人,是道教茅山上清派第一代祖师。出生于官宦之家的魏夫人自幼性情恬淡,喜欢研读老庄之道,受到祖天师张道陵的天师道影响,魏夫人经常练习吐纳之法,希望可以得道成仙。在二十四岁之时受父母之命嫁给了官宦刘文,出嫁之后的魏华存道心不改,仍然潜心修道。同时她还利用所学医术悬壶济世,并结合前人的道家思想编撰了流传千古的《黄庭经》及《上清大洞真经》,被尊为道教茅山上清派的开派祖师。


二、鲍姑:古代四大女医



鲍姑是晋代著名道家名家葛洪的结发妻子,他们二人被誉为“名医伉俪”。鲍姑的父亲鲍靓对道家的养生之术颇有研究,在任职太守的同时也对丹道也很擅长。受到其父的影响,鲍姑对道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开始了解炼丹之法。在与葛洪结为夫妻以后,他们二人共同研究医学和炼丹之法,成为志同道合的伴侣,乃是道教修行的典范。鲍姑一生行医,擅长针灸之术,为百姓解除病痛,被尊称为“女仙”、“鲍仙姑”。


三、谢自然:正史记载的白日飞升女道士



(?—794) ,谢自然又被称为谢仙姑,唐朝人士,又号“东极真人”。谢自然从七岁开始研读《道德经》、《黄庭内经》等道教经典,十多岁就开始修道,并用用辟谷、服气等法修行,因此被奉为“童女派”的开宗者。又在机缘巧合之下拜司马承祯为师,得授上清大法。唐贞元年间,谢自然于蜀中金泉道场白日飞升,就见她如风中青烟,顷刻间升入空中,就见谢自然的鞋帽如同蝉蜕一般留在原地。《唐书》对此记载:“贞元十年,谢真人名自然,于县界金泉紫极宫白日上升。郡郭是夕有虹霓云气,万目共睹”。


四、黄灵微:花神



黄灵微,江西临川人,是唐代著名的女道士,人们称她为“花姑”,并被敕封为花神妙远真人群芳毓德元君。黄灵微年过八十还有少女之容貌,她道行高洁,且步履来去如风,人们骑马都追不上。从唐朝初年开始,黄灵微就来往于江浙湖岭间,造访这些地方的洞天福地,她所到之处都有神灵护卫。她听闻南岳夫人在临川郡修炼成仙,于是她特意把魏夫人的静室、仙坛加以修饰,累次都有灵验。魏夫人也借梦境指示她,后来她也升了天。


五、薛玄同:受紫虚元君点化成仙



薛玄同是河中府少尹冯徽的妻子,自己取号叫玄同。受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影响,有慕道之心的薛玄同直到结婚二十年之后才向她丈夫表露心迹,自此她每天独处一室,焚香诵读《黄庭经》。就这样过来十多年,一天夜里天将两位玉女声称受紫虚元君魏夫人之命前,来考校她,过几日紫虚元君亲自降临,并赐予一粒九华丹,八年之后方可服用。八年之后,薛玄同服下仙丹,有仙鹤三十六只前来接引飞升成仙。


六、曹文逸:文逸真人



(1119――1126),曹文逸,世号曹仙姑、道真仁静先生,是宋朝的一位女道士,并且被宋徽宗敕封为文逸真人。曹文逸年少之时便是一名才女,五岁就能赋诗属文。曹文逸厌倦世俗之事,在二十余岁选择入道修行,修行期间她研究出来一种针对女子特殊的生理心性特点的丹道之法,并将之整理成口诀,这就是后世流传的《灵源大道歌》。这对于女性修行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七、李冶:唐朝女诗人



李冶,字季兰,唐朝著名的女诗人,她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一起,被人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李冶自小天赋极高,对诗歌特别擅长。因为她作诗被其父认为不详,在十一岁被父母送到玉真观出家为女道士,生性洒脱的李冶并没有因此消沉,反而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佳作。暮年之时因其才华出众被皇帝召入宫中,因献上的诗中有悖于大唐的诗句,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


八、孙不二:全真七子



(1119—1182) ,孙不二是全真七子里面唯一的女性,同时也是马钰的夫人。与鲍姑和葛洪夫妻二人一样,孙不二与马钰也是道教伴侣修行的典范。孙不二性慧聪明,温和慈善,嫁给了马丹阳为妻。在金大定七年,全真派道祖王重阳以“分梨”为喻点化孙不二与马丹阳,夫妻二人共同出家潜心修道。孙不二继承了王重阳的内丹思想,并且重视女丹的修炼,对后世的道教丹道修行有很大贡献。


9,宋华阳

李商隐有几首无题诗,据学者考证,此诗皆是在写给一个坤道的,因李商隐写的爱情诗影响巨大,这个坤道也随之闻名,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等诗中,李商隐提到了“宋华阳”的名字,故此坤道因名宋华阳。


大家熟知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描写李商隐对此坤道的相思之情。


10,傅礼和

是汉桓帝(146――167在位)外甥伺中傅建之女。得道,度入易迁宫中,为含真台之主。


11,周爰支

为东汉女道士,据说她服食茯苓二十年,后遁化。


12,王道怜

南朝女道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据说七岁知道,喜蔬菜素食,不衣缯彩,受《三洞经》昼夜习诵,后出家,入龙山,自造馆宇,名曰玄曜,重阁连房,不日而就。


13,李令称

南朝梁女道士,庐陵(今属江西)人。少出家离苏,入庐山,于千福乡延静里造静舍,名曰华林馆。梁元帝(552――554在位)世子方等疾笃,徐妃遣派使者至华林馆作功德,世子即愈。


14,张元妃

南朝梁女道士,字净明。寓居曲阿蔡坡村(今江苏常州境内)。年十一便能长斋。后出都,造至德馆于东府城北。后又屏迹茅山,复于南洞造玄明馆。绝谷修粮,专事吐纳。


15,宋玉贤

南朝女道士,会稽山阴人。既禀女质,厥志不能专。父母嫁其于许氏。玉贤不肯。密具法服,登车,既至夫家门,时及六礼,更著黄巾群褐,手执鹊尾香炉,不亲妇礼。夫家力不能使之屈服,只好方还本家,遂出家为道士。


16,萧贞

南朝女道士,东海丹徒人。少小离家入遗山学道,唯饵松柏。


17,暨慧琰

南朝女道士,吴兴余杭人。自幼出家为比丘尼。后来舍尼为女道士。遂入居天目山,断谷服食。人有疾急,施一符。莫不立愈。传说卒后,其棺板飞空升天。


18,鲁女生

汉末晋初女道士,长乐人。《汉武帝外传》记其少好道,初服饵胡麻,绝谷八十余年,日更少壮,色如桃花,一日能行三百里。传说在嵩山采药时遇见女神人,传授《五岳真形图》,并告知施用节度。道成,入华山


19,鲁妙典

晋代九疑山女道士,自幼好道,有道士过其家门时授予《大洞黄庭经》,云:“所患人不能知,知不能修,修不能精,精不能久,惟有元科之,亦将苦报无穷也。”妙典奉其言,入九疑山修道。传说仙去。


20,成无为

据《萃珍阁蜀碑录》卷3记载:龙鹤山女道士,誓死不嫁,情敦和刀,幼小出家。寻仙未果之间,乃建置祠宇,常持斋念诵,谶洗罪痕;三洞十部之经,苞吞胸臆,赤书玉文之秘诀,靡不兼该。年逾知命而有少容,状如三十之童子。恒以功德为先,不滥不贪,持以长生为务,虽男子莫能胜也。这一记载铭刻在丹棱的碑文,由唐师学撰写。


21,柳默然

上海图书馆所藏《大唐王屋山上清大洞三景女道士柳尊师真宫志铭》拓片,碑文由唐李敬彝撰写,上面记载女道士柳默然之家世和坎坷的一生。入道后,居于王屋山阳台观司马承祯之故居,并于山上崇建真君像10余事。


22,能去尘

太原纯阳宫石刻碑廊有一碑文,记载唐女道士永穆观主能去尘的事迹。能去尘出身于官宦世家,婚于阎君,阎君不幸先殁,能氏遂于黄箓坛场投迹从道,真仪箓法,无不设尽。


23,李腾空

唐女道士李腾空,为大官宦李林甫的女儿。自幼超异,是那种出淤泥而不染,居富贵而不污的奇志女子。入道为女冠后,在庐山学习三洞法,以丹药、符箓救人疾苦。很受当地百姓尊敬。据说昭德皇后赐予金帛、田土。唐德宗将其所居道观赐名为“昭德宫”。李白有《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24,李冶:字季兰,乌程人,后为女道士,唐朝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


25,萼绿华:中国古代传说中道教女仙名,简称萼绿。年约二十,身穿青衣,晋穆帝时,夜降羊权家,自此每月来六次,赠羊权诗及火浣布、金玉条脱等。她是一位美丽而不请自来的仙女。


26,鱼玄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与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唱和甚多。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27,元严:忻州秀容人,元代的道士,元好问次女。元好问有《贞燕二首》,即为元严作。著有《浯溪集》传世。

凡轉載本網站文章,請註明本網站網址 http://www.liangzhenjiu.com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松树

松树,(学名:Pinus):是松科、松属植物。世界上的松树种类有八十余种,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布广,如分布于华北、西北几省区的油松、樟子松、黑松和赤松,华中几省的马尾松、黄山松、高山松,秦巴山区的巴山松,以及台湾松和北美短叶松,多数是我国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松树为轮状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或略向下弯曲,针叶细长成束。其树冠看起来篷松不紧凑,“松”字正是其树冠特征的形象描述。所以,“松”就是树冠篷松的一类树。松树坚固,寿命十分长。 三针一束的三叶松有分布于秦岭、关山林区的白皮松、川滇地区的云南松、思茅松、华中华南引种的湿地松、火炬松等。四针一束的松树种类少,仅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有分布。另外,卵果松,拉威逊松是四针或五针束的。五针一束的松树种类多,分布广,有东北的红松、西北西南几省的华山松,还有乔松、广东松、安徽五针松、大别山五针松、偃松、台湾果松等。绝大多数是高大乔木,高20~50米,最高可达75米(美国的糖松P.lambertiana),极少数为灌木状,如偃松(P.pumila)和地盘松(P.yunnanensis) 。 形态特征编辑 松树较幼时的树冠呈金字塔形,树枝多呈轮状着生。幼苗出土、子叶展开以后,首先着生的为初生叶,单生,螺旋状排列,线状披针形,叶缘具齿。初生叶行使叶的功能1~3年后,  才出现针叶,通常2、3、5枚成束,着生于短枝的顶端。每束针叶基部有叶鞘,早期脱落或宿存。叶肉组织中的树脂道的位置在成年植株比较恒定,可分为外生、中生、内生3种类型。 松树针叶横切面中可见1或2个维管束,特殊环境下可在双维管束松树中出现维管束合并的情况。球花单性,雌雄同株。球果多数由种鳞组成,成熟后木质化。种鳞的裸露增厚部分称鳞盾,鳞盾先端的瘤状突起称鳞脐。有的树种鳞脐具刺,有的无。球果成熟时种鳞张开,种子脱落;但少数树种种鳞则长期保持关闭状态。每个种鳞具种子2粒,种子上部具一长翅,少数具短翅或无翅 [2]  。 松树最明显的特征是叶成针状,常2针、3针或5针一束。如油松、马尾松、黄山松的叶2针一束,白皮松的叶3针一束,红松、华山松、五针松的叶5针一束。松树为雌雄同株植物,而且孢子叶成球果状排列,形成雌、雄球花。雌球花单个或2一4个着生于新枝顶端,雄球花多数聚集于新枝下部。松树的球花一般于春夏季开放,但花粉传到雌球花上后,要到第二年初夏...

走近胡万林(二)

胡万林的九字方针,放在第二位的是喝,喝有什么知识呢? 在探讨喝之前,先来说说水。大家都知道,胡万林在新疆和静给广大病患者治病的主要方法中,病人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喝天然自来水,对住水管猛喝,喝完再吐。究竟谁有什么奇效呢?为什么只喝天然自来水,不喝烧开的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等处理过的谁水? 好了,今天就特意先从自来水谈起。因为胡万林在商丘被以非法行医判十五年,很多人都是弄不懂胡万林的医术为何那么神奇,喝一碗自来水他就敢说病就好了。这不是在糊弄人吗?不是在搞封建迷信吗?这不就是伪科学吗?那我问你:哥白尼时代,他的“日心说”不也被“地心说”的捍卫者围攻吗?布鲁诺为了捍卫哥白尼的“日心说”不是被顽固的“地心说”捍卫者杀害了吗?所以,胡万林生号称普及中华祖先健康长生知识在中国为自己的《生命运动健康学》住监狱、这次又被逮捕并受到包括央视在内的强烈反应应该是非常值得庆幸的。尽管有人曾试图蛊惑大众起来支持把胡万林判死刑或者从社会中消失,毕竟目前已经没有了那样的社会环境。我们是法治国家,正在巩固法治社会治理成果,靠法律治国,是党在今后的时期内竭力推行的重大国策之一,党政领导干部的权力已经在习总书记的强力推动下,逐步被关进了法治的笼子里了。因此,我把人们对胡万林的迷惑给大家揭开,不仅希望人们增进对胡万林的了解,更希望胡万林的健康长生知识能够得到推广和普及,实现胡万林发扬祖国伟大中医学思想的梦想。废话少说,进入正题。 其实许多人已经知道,水分为活水(也称生水)和死水。 什么样的水是活水呢?所有能流动的、没有被加热过的水,都可被称为活水。活水是有生命的,但活水并不一定就是好水,活水又分为好水和坏水、病水。 死水呢?包括开水、各种饮料及所有不能流动的水等。 我们养鱼要在鱼缸里安装水泵,目的就是防止活水不能流动变死水导致鱼儿失氧无法生存而死亡,这个相信所有人都懂。 那么,只有好水是能够引用的活水,好水、坏水和病水又是怎样划分的呢?这就是问题的关键部分了,也就是胡万林称之为知识的部分了。这个问题很难用语言去给你解释清楚,要靠亲身的实践才能掌握,就像我们开汽车一样,都说学起来很简单,但究竟你的水平能达到何种程度,完全在于你个人的体会,不是随便跟你一说是什么就会了的。老中医给人切脉,切完后说你得了什么病、如何治,他的依据是什么?他能给你说清让你一下子学会吗?不能!他的...

孙思邈的气功(17)养性序

《千金要方•卷八十一•养性序第一》全文 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 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故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 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故老子曰:善摄生者,陆行不遇虎兕,此则道德之指也,岂假服饵而祈遐年哉。圣人所以制药饵者,以救过行之人也。故危者抱病历年而不修一行,纒疴没齿终无悔心。此其所以歧和长逝,彭跗永归,良有以也。嵇康曰: 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 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不回其操,不夭其年也。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跻,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然或有服膺仁义,无甚泰之累者,抑亦其亚欤。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至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代异耶?将人失之也?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则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则不然,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避之有时,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其志闲而少欲,其心安而不惧,其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故其民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合于道数,故皆能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是以人之寿夭在于撙节,若消息得所,则长生不死,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岐伯曰: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力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名异,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强健,年老复壮,壮者益理。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味,能纵欲快志,得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与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为变,则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莠,天地气交,...

參加禪宗《梁皇寶懺》法會的親身體驗----治療職業病的奇特經歷

 我喜歡修道,並非佛教徒。但是我非常尊重佛教。 以前因為來到美國謀生,語言不通,找工作不易,後來得了職業病,留下後遺症,雖然自身是中醫師,也勤奮練習氣功,但是至今未完全痊癒。 前段時間,有幸參加佛教禪宗《梁皇寶懺》卷八法會,體驗非凡。文笔不好,也不懂佛法,不懂佛教文語,见谅。現描述如下。 在參加法會的頭一兩天,我已經通過網絡,了解到《梁皇寶懺》的產生背景,知道這是是中國佛教史上卷帙最大的一部懺法,消災除難,素有「懺王」的美譽。 進法會現場之前,寺廟的義工(我的越南朋友)吩咐我,因為我是第一次來,最好坐最後。所以我就選擇了最後一排就坐。 當時人少,不知為何,法會的工作人員輕輕靠近我,對我私語,建議我到前面入座。所以我就到前面第二排入座。 工作人員開始唱誦《梁皇寶懺》第八卷後,剛開始還沒有感覺。後來有一段都是四個字的經文,同時鼓聲響起,我的身體開始做出自發動作,與我平時練習氣功出現的自發現象基本類同,我心中竊喜,知道是我的靈魂在自動調整身體,去除職業病的病根。雖然在此場合不適合,但是我不能夠控制自己。 《梁皇寶懺》第八卷一共分26節,但是並非每一節都有四個字的經文。然而每到四個字的經文唱起,同時伴隨鼓聲,我的身體的反應越來越大,剛開始很微小,可能工作人員沒有注意。後來越來越大,甚至我下跪以及起立合十都有點走形,大到我平時練習氣功都沒有出現這麼大的自發動作。可能平時自己在不練習氣功,清醒的情況下也做不出如此難度高的動作。但是,我也知道,這些動作越大,越有利於完全去除我的職業病病根。 終於,有工作人員過來勸我到後排入座。然後我就到了後排入座。 然後我就到了後排。當然了,每次四字經文唱起,鼓聲響起,我就聞鼓起舞。 好不容易熬到法會結束,出會場後,工作人員特地走過來,詢問我是否身體不舒服,我就將原委告訴了她。同時告訴她,當時在場的老外教徒,肯定嚇了一跳。如果你們有機會,我可以分享給大家,自己的體驗。但是因為禪宗不提氣功,所以她只是讓我留下名字,可以找她們的師傅說一下。後來,我又特地找她們的師傅解釋了一次。她們的師傅很有心,想送我一本《心經》,被我婉拒了,覺得自己的佛緣未到。 回家後,我查《梁皇寶懺》第八卷網絡全文,似乎與法會現場略有不同,我竟然查不到法會現場的四字經文片段。真奇怪。 禪宗屬於大乘佛教,不提氣功。東南亞的佛教,屬於小乘佛教,一般寺廟的住持都練習氣功,而小和...

《彭祖经》原文及译文

彭祖介绍: 彭祖, 姓篯名铿。生活于上古三代,是位大名鼎鼎,誉满华夏的圣贤人物。称之为"上古大贤,道家先师,中华寿神,气功开源"。彭祖是圣人眼中的圣人。从彭祖到孔子两千多年,从孔子至今又有两千多年。孔子之名,家喻户晓,孔子之言,到处流传,孔子的形象,何其伟大!孔子视彭祖,犹如今人视孔子,可见,在两千多年前彭祖的地位就非常显赫了。在哲人看来彭祖为得道之人,为集上古养生术大成之人。诸子百家尽管学术思想不尽相同,但多引彭祖为据,以增强其立论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足见彭祖惶惶于哲人心中,长留于哲人哲言。 彭祖之道和养生术影响很大,长期流传。历代道家或医学著作中零零散散保存着彭祖的养生学内容。彭祖的养生之道是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医疗保健实践记载。其大致内容可分为彭祖摄养术、彭祖导引术、彭祖服气术、彭祖房中术等和彭祖烹调术几个方面。尤其是彭祖作为烹调的创始人,受到历代厨师们的尊重,代代有传人。彭祖所首创的名肴做法,虽多数失传,但也有流传下来的。 《彭祖经》原文: 彭祖者,姓篯讳铿,帝颛顼之玄孙也。殷末已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老。少好恬静,不恤世务,不营 名誉,不饰车服,唯以养生治身为事。王闻之,以为大夫。常称疾闲居,不与政事。善于补导之术,服水桂云母粉麋角散,常有少容。然性沉重,终不自言有道,亦不作诡惑变化鬼怪之事。窈然无为,少周游,时还独行,人莫知其所诣,伺候竟不见也。有车马而常不乘,或数百日,或数十日,不持资粮,还家则衣食与人无异。常闭气内息,从旦至中,乃危坐拭目,摩搦身体,舐唇咽唾,服气数十,乃起行言笑。其体中或瘦倦不安,便导引闭气,以攻所患。心存其体,面(明抄本面上有头字)九窍,五脏四肢,至于毛发,皆令具至。觉其气云行体中,故于鼻口中达十指末,寻即体和。王自往问讯,不告。致遗珍玩,前后数万金,而皆受之,以恤贫贱,无所留。又采女者,亦少得道,知养性之方,年二百七十岁,视之如五六十岁。奉事之于掖庭,为立华屋紫阁,饰以金玉。乃令采女乘辎軿,往问道于彭祖。既至再拜,请问延年益寿之法,彭祖曰:“欲举形登天,上补仙官,当用金丹,此九召(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卷六,采女条“九召”作“元君”。是。)太一,所以白日升天也。此道至大,非君王之所能为。其次当爱养精神,服药草,可以长生。但不能役使鬼神,乘虚飞行。身不知交接之道,纵服药无益也。能养阴阳之意,可推之而得,但...

胡万林究竟懂什么?

央视名嘴白岩松在去年10月24日的《新闻1+1》节目“打不到的胡万林?!”中说了一句很有影响力的话:“他可能不懂医学但太懂中国人”。这句话至今在我的脑海了一直无法消除,我反复的想,白岩松为什么会想出这么一句话来评价胡万林?他不了解胡万林?还是他有其他的目的或者任务?反过来想,胡万林究竟懂什么呢?总想写点什么,表达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和看法。首先,白岩松是央视名嘴,这是举国上下都共知的事实。过去我本人也非常崇拜他,认为他是同龄人中的一个佼佼者。但这次听到从他嘴里说出这样的话,我对他的印象却急速地转了180°的弯儿,感觉这话说的太不负责任了,这简直是在蛊惑天下!      胡万林究竟懂些什么呢?     从我跟胡万林一起生活的两年多时间里看,胡万林恰恰是不懂当代中国人,但太懂医学了。说胡万林不懂医学太懂中国人,让我怀疑白岩松到底是在诋毁中华民族伟大中医学宝藏,还是在为像连子恒这样的腐败分子撑腰?      胡万林的天性就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中国人。      他自己的中医学知识是他读遍当世所有中医学论著却仍找不到解决健康长生方法的密钥,背起药书进入深山同野兽共生共存,当了野兽,观察、学习和实践野兽吃喝拉撒、生活起居等得来的健康自然长生知识。他更是在深山老林中发现了伟大祖先轩辕黄帝、伏羲皇帝不当皇帝到深山当野兽发现健康长生真谛的历史记载,从而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伟大中医学理论以身试毒、以身试药,丰富、完善和发展中华祖先伟大中医学知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华医学知识体系。当今世界,只有他实现了《黄帝内经》中所称的中医看病治病最高境界——望诊。      他自称要学傻、学儿童、学野兽,并且让他的弟子们都要学。让弟子们还原到自然状态中,摆脱社会复杂的人事关系干扰,静心投入到中医学理论实践中去。他常常讲的一句话是:你看那些自认为很聪明、爱耍小聪明、钻进政治斗争里勾心斗角、不择手段明争暗斗的人,他们满身都是病,还讲养生,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喝。你看我们学傻、学儿童、学野兽,却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健健康康,活蹦乱跳,身体就是比那些聪明人好。为什么?万病都从情绪生,万病都从情绪去。想法多了,情绪就容易受想法控制,自然就会多病。...

聯係我們

中药、针灸、气功、电疗、推拿、火罐、刮痧、养生 药到病除非最好, 不药而癒是至高。 工作地址1:(需要预约) 2415 Pasadena Ave, #E, Los Angeles, CA 90031 工作地址2:(需要预约) 1227 W Valley BL, #207, Alhambra, CA 91803 电话: 梁先生 陆二鹿--酒妻妻--似鹿铃鹿 (如果未接电话,是因为工作忙。请发信息。)

變異

世界上,很多傳統的東西,都是美好的,比如中醫、瑜伽、正體漢字。但是發展到了今天,這些東西已經發生了很多變異,變成不美好了。 就以瑜伽而言吧。與藏密、佛家氣功一樣,瑜伽也是佛家的一個分支,瑜伽也是一種修煉。 所謂修煉,修即修心、煉即煉功,之所以用“火”字邊的“煉”字,而不用“纟”字邊的“練”字,是因為煉功的過程很漫長,也很磨煉人的意志,有“真金不怕火煉”之意。 古代的瑜伽,動作並不多,但是對於修心卻要求很高,需要逐漸戒除很多慾望,以達正果。所以,很多古代的瑜伽士,都是住在山里,遠離塵世,修煉出很高的功夫。比如現在電視上可以看見的,某個瑜伽士被裝在鐵箱子裡,然後埋在地裡若干天,還可以存活。當然了,還有更高的瑜伽術。 近100年來,瑜伽發展很快,在西方國家到處都有瑜伽館。 不過,絕大多數西方的瑜伽館都是變異的。 變異有: 1:瑜伽商業化,很多瑜伽動作都是近100年來創造出來的。 很多瑜伽動作,看起來很美,可是卻是傷害身體的。這些動作,把人體的大部分重量,單純地壓在腳踝、手腕、腰上,很容易傷害到腳踝、手腕、腰、以及膝蓋韌帶、肩部韌帶。 2:不強調修心了。 所以,我就看到很多女士修煉瑜伽10幾年、20幾年,練功過程根本無法入靜,生活裡頭也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沒有什麼禁忌。她們根本做不了雙盤,或者只能夠做很短時間的雙盤。 古代瑜伽也好,藏密、佛家氣功也好,道家氣功也好,對於修心都是很講究的,在修煉的過程中,只要心足夠靜,人體的很多疾病就會慢慢地自然消失。 3:現代瑜伽只是變成女士瘦身的手段。 可是因為不修心,所以身體可能是瘦下來了,可是還是有很多的疾病纏身。 那麼,中醫呢? 現代中醫也是變異的。 中醫來源於道家。古代的道家,其目的就是追求長生,圍繞這個目標,就發展出了道家氣功,以及醫術。後來儒生也來學習醫術,所以叫做儒醫。為了區分儒醫,那些修道的醫師就叫做道醫。 儒醫與道醫的主要區別,即在於: 1,道醫練氣功,儒醫不練氣功。 2,道醫可以通過修煉氣功,治自己的病,儒醫卻做不到這點。很多疑難雜症以及慢性病,不是靠吃藥、針灸可以治好的,所以儒醫的水平遠遠低於道醫。 3,道醫強調修心,儒醫不強調修心。道醫之所以修心,是因為高級氣功對於入靜要求非常高,心靜到極點,功就煉出來了。當然了,因為道醫修心,所以對於名利就看得...

英国科学家间接证明:体育锻炼并不能长寿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2011年4月21日文章: 伦敦大学的科学家说,原来我们以为癌细胞是不死的。其实不是。通过研究癌细胞的分子形态,发现细胞在染色体的头顶有一个端粒。细胞分裂一次端粒会缩短一点。缩短到一定长度不能分裂,细胞就衰老死亡。少数不死的癌细胞激活了端粒酶逆转录酶,可以重建端粒。如果阻止逆转录酶,就可以使癌细胞全部死亡。中药的通郁解结,化痰渗湿。溃散瘤疽都能治癌。但太简单便宜了。反而无人相信。中药可治癌,让外国人发财。 【以下为我所写: 既然细胞的过度分裂(即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会缩短细胞寿命,那么,体育锻炼,因为是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即不能延长人的寿命。】 原文: Immortality of all cancer cells exposed as a myth By Andy Coghlan Far from being immortal, most cancer cells seem unable to multiply limitlessly and spread throughout the body. Dot Bennett of St George’s University of London and colleagues found that only four of 37 skin cancer samples they examined displayed the supposed hallmark of cancer. “We thought they’d all be immortal, but they weren’t,” she says. By studying the molecular profiles of the cancer cells as they grew in the lab, the team found that many appeared to have hit a “telomere crisis” and stopped dividing. Telomeres are the caps that protect the ends of chromosomes and they shorten every time a cell divides. In a telomere cr...

三谈云旭阳之死:胡万林的医学真谛是什么?

2013年8月31日,云旭阳参加由吕伟组织、胡万林为导师的自然运动疗法研习班,结果在参与学员总数达71人的所有学员中,按照老师的指导,每人自愿到商店购买白糖、醋、酱油、咖啡、盐等五种食品作料混合而成的五味汤,今天突然想起应该为云旭阳事件写些什么,用百度一搜索,竟然看到了《大河报》2013年10月29日记者叫李岩、刘瑶的报道(还有谁该为云旭阳之死负责?),才对当时的场景更加详细了解了一步,也终于对云旭阳的死因有了更明确的判断。 但从记者报道看,记者有意隐瞒了部分事实,或者没有更详细的进行调查,只是说写到:陈永康坚持认为,参加活动的人,都是自愿喝的“五味汤”。“我猜想啊,云旭阳之死应该是心理的原因。因为他进卫生间之前,表现烦躁,骂别人,还骂我,说‘陈永康是个大笨蛋’……感觉他那个时候精神状况就已经出了问题。”并且文章一开始就明确讲述:喝了三次“五味汤”,云旭阳精神已经不正常。 现在,笔者先来介绍一下中华医圣胡万林的医术:胡万林的医术来源于上古时代,我们祖先轩辕皇帝、伏羲皇帝、神农皇帝他们不当皇帝甘愿进入山河当野兽,尝百草,吃百味,寻找健康长生之道,这些古老的医术就隐藏在深山老林的悬崖绝壁之上的文字记载上,胡万林进入深山寻找治病良方,当了十八年的野兽,在山河遇到了长生寿星 圆头老人 【胡万林的師父】 ,学到大量健康长生知识,这些知识已经在社会上失传了上千年,都是原滋原味的中华传统医学知识,胡万林结合当代社会文明发展,对古老医学去伪存真,亲身实践,创立了自己的一套健康长生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治疗当今社会所有的现代化疾病、癌症、疑难杂症,在因涉嫌杀人被投进新疆和静县新疆建设兵团223团监管的监狱服刑,其神奇的医术被监狱干警发现并开设诊所,治疗各种癌症、疑难杂症、现代化疾病有奇效,美名远扬,富了戈壁滩上人烟稀少的和静县经济,治愈各种疾病上百万人,成了当地少数民族人民心中的神,被各少数民族家庭供拜。 正是有了这些事实,四川省高法对胡万林杀人案进行重新调查,认定胡万林杀人案系冤案,亲赴新疆,于1997年5月19日宣布胡万林无罪,当场释放。由于有别有用心之人嫉妒胡万林的医术,想盗走资料,暗杀胡万林,用胡万林的医学知识独霸天下,在众多关心胡万林的患者强烈要求以及新疆建设兵团223兵团领导的关怀下,胡万林离开新疆,开始了更加危险的人生旅途。 论胡万林的医术,可以毫不客...